写作和修改方法

2023-01-10 14: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作和修改方法》,欢迎阅读!
写作,修改,方法

写作和修改方法

1、研究中的“脱衣法”与写作中的“穿衣法”

这种方法特别用在理论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中,用在学位论文及书稿的研究和写作中。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冒著天启在随孙冶方编写《社会主义经济论》时,将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为裸身法和穿衣法相融合、逻辑诠释和历史进程结合。念时感觉很形象这里便借予采用。具体内容而言,“裸身法”指:从具体内容至抽象化的研究方法,也即为研究必须从具体内容已经开始,必须充份地占据各种材料,把研究对象的各种外在表象,如同脱衣服一样,一层层脱下,展开思维的抽象化,构成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定义的“穿衣法”就是指:从抽象化至具体内容的表达方法,也就是在抒发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从最为抽象化的内核已经开始,一步一步地将各种社会现象嵌入上去,将逻辑诠释与历史发展统一出来。

2、研究中的“自我中心”与写作中的“读者中心”

研究特别强调“我思”,特别强调一种独立思考精神,但文学创作则必须特别强调“他者”,特别强调一种读者意识。

许多人初写文章之时,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学术论文不同于随笔,你必须追问,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与同类文章有什么不同处?有何意义?它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兴趣吗?你需要提醒自己务必从读者角度考虑自己的论文:读者为什么要读我的论文?人们为什么要关注我们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能给他人的研 3文学创作意识的“到场”和论文主体的“不到场”

上面提到文章的写作如同学术的报告需要有“他者”(读者和听众)意识,这样授者才能与受众互动,思想和知识才能在流动产生增量。但论文一旦投递出去写作主体便开始“缺场”,也就是说,这时你的思想完全是通过文字来说话,不容主体的补充和申辩。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概念的界定、观点的阐述、论据的确立、逻辑的推理都必须清晰、严密使人无懈可击。

如何保证论文主体“不到场”的状态下,能够并使读者拒绝接受的你的观点?除考量论文须要严格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建议外,选题和立意上还须要考量具备“普遍性”,这普遍性并不意味著“非常小”和“非常关键”,而是意味著受众都能够拒绝接受它。这就如同做为万能造血者的“o型血”一样,人们都能够拒绝接受它。

隋性与自利同时并存于人身。需要发现受众和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并使之早早明确。那么,你的受众才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受你的信息。你必须开始就确立一种公信力,使你的受众对你的信息建立一种信任。任何一种沟通,都必须理解受众的需要。任何一种沟通开始之前,你都必须了解,受众所属及其所需,这样你才能围绕这些需求呈现你的观点和理论。


4文学创作与修正中的“保卫”和“抨击”

为了帮助自己思维慎密,文章需要修改,修改文章的时候应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用审稿人的眼光来挑剔地看自己的文章,经过不断修正提高文章的水平。千万不可对自己的文章拥有盲目的乐观和自信,得到稻草以为是得到金条,那么就投不中。也可以请专家、同行、同学帮助看一下文章,提出尖锐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从审稿人的角度去修改文章,很有用处。因此,我们可以自己也可以请懂行人的当“模拟审稿人”进行把脉,根据意见进行修改,以提高论文的水平、提升论文的命中率。

当作至上述一切后,论文的文学创作具体内容至写作方法也存有很多“战术”。必须特别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承起转合的流畅性、逻辑推论的严密性和论文主题的融汇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7b52a9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