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社区共同体的构建

2023-04-06 12:2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我国城市社区共同体的构建》,欢迎阅读!
共同体,构建,我国,城市,社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我国城市社区共同体的构建

作者:董家臣等

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一方面,传统的单位社会、熟人社会逐渐解组,代之以原子化动向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社区则代替单位成为国家基层管理和社会动员的权力延伸,社区建设不仅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推进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培育和而不同的社区共同体是规避原子化社会风险、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社区共同体 社区意识 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30-01 一、社区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

社区共同体指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基本内涵包括:1.利益的共同体。人是社区生活的主体,居民基于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形成不同利益群体,并在社区这一地理区域中不断展开利益博弈。2.文化共同体。居民基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社会分层形成特定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共同社区意识。3.地域性共同体。社区建立在一定地域空间基础上,而共同体则是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于其中、利益上休戚与共、有着共享的文化传统与信仰的一种亲密性群体。①

在传统社区中,其共同体形式主要是基于血缘、地缘和宗教之上的,而现代社区则是一种脱域的状态,社区生活不仅表征着地域联系,还在地域性练习外有诸多的衍生性关系。并且,不同于传统社区在价值观念上的同质性,现代社区表现出更大的异质性。社区不再是以往价值观念趋同的社群性组织,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和差异性为特征的个体的联合。 二、构建城市社区共同体 (一)社区意识的培养

社区意识主要是居民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在城市主要是通过单位制来实现的,单位组织扮演着政治控制与生活庇护的双重角色。依附于单位制下的单位人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特征,对单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极其强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单位制度的消解,单位人从单位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变为具有原子化倾向的会人。与此同时,社区治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但是,基于契约与分工而形成的现代社区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整合程度不高,人与人之间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人情的关系联结,存在着邻里陌生化的问题,并且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因此,对于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应当以公共文化生活为纽带,促进居民社区意识的提高,从而巩固精神共同体。应当说,我们渴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立的社区共同体是所有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成员能够通过自行决策与群体决策解决社区内问题。 (二)强调社区居民参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式治理理念被提出。它强调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决策制定,公共资源分配,强调治理中的合作与协作。在民主权力分配层面则强调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这既是其居民责任的体现,也是居民自治权力的一种外在表现,每一位居民都应当有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通过发动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将其联系在一起,培育居民良好的互动关系和群策群力、民主自治的社区共同体精神。居民互动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社区至关重要的指标,因此,我们要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包括社区福利设施建设,要吸引居民的普遍参与,否则便会造成服务建设与目标相偏离和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的非可及,并最终形成社会福利设施的展示化现象。所以,社区参与互动关系的建立,是我们建立一个好的社区共同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三)去行政化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总体性的单位社会逐步消解。这一过程中,以社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取代了原有单位公共空间,成为承接国家基层管理和公共生活以及具有社会动员力的场域。现代社区共同体是居民生活的现实家园和精神家园,是加强社区成员横向交流沟通的纽带,而不是单纯接收国家命令的机器和国家基层管理和控制的工具。因此,新型行政与社区的关系面临着由科层式的纵向管理和控制关系向二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的过渡,并进而成为推动政府部门同社区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发动社区居民自发地投身于社区建设的途径。 三、小结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社区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必然性的发展态势。成员之间尚未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邻里之间陌生化。这种封闭性的社区环境对现代城市社区共同体的构建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不利于和谐安定的社区总体性建设。毋庸置疑,要破解此难题,需要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尤其要激发社区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社区内部力量为主体、调动社会多元参与以解决社区问题。 注释:

①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武倩妤.我国城市社区共同体多元参与合作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2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赵欣,范斌.敦亲睦邻:社区公共空间的分类运行机制与共同体构建[J].晋阳学刊,201406.

[4]高亚芹.“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J].化学刊,201303. [5]朱爱华.社区重建应培养共同体精神[J].中国社会导刊,200814. 责任编辑:张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817d3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