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2023-02-23 22: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欢迎阅读!
术后,护理,疼痛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一、手术后疼痛原因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手术后疼痛,多是损伤的直接结果,但疼痛的类型、范围、强度及伴随着躯体反应与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

1、身体部位的伤口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术后疼痛的程度与病情、病程、手术类型、 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有关。

2、体位影响疼痛 术后患者由于麻醉后去枕平卧,加上常规静脉输液,留置尿管,不动、不翻身呈固定仰卧位,使疼痛加重。

3、精神因素影响疼痛 有的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以后的身体健康;患肿瘤者,则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有的担心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关系等等,紧张多虑的情绪导致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加重了疼痛。

4其它影响因素 如受术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态度等,均会影响疼痛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

二、术后镇痛治疗好处

1.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出现心率增快。由于心率快,心脏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而出现心肌供氧不足,以及交感神经刺激而出现冠状血管收缩,均可导致心肌缺血。而恰当的术后镇痛可使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降低,因此术后镇痛可减轻原有心脏病患者术后心痛的感觉。

2.降低肺部并发症。由于疼痛引起的呼吸肌痉挛和运动力下降,可引起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吸烟者和患呼吸系统疾病者更明显。而充分及时的术后镇痛能使肺部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的发生率降低。

3.改善凝血功能。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对于有些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极为不利,可引起术后致命的并发症和血栓形成,成心脏和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可使髋部、膝部、前列腺等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血管移植再栓塞率下降。 4.促进胃肠、泌尿功能恢复。适当的镇痛方法能使交感神经阻滞而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增加肠蠕动,减少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腹胀和膀胱胀那种欲罢不能的痛楚。

5.保护机体免疫力。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等应激反应的结果可能使体内的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数量减少。术后镇痛治疗可减轻或防止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力减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后疼痛对人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这些心理反应加之疼痛的影响,无疑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使一些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72小时的难以煎熬的疼痛期,这对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手术后疼痛护理

近年来,随着疼痛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使用药物、给药技术和其他非侵袭性方法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士在为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从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

1、转变观念,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将疼痛作为继T. P. R. BP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第五生命体征,贯穿于每个病人的护理始终。据报道,50%以上病人术后72小时仍疼痛不止。一般病人在接受手术的同时也接受了术后会疼痛的观念,而这一观念也成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主诉疼痛


时最好的理由,鼓励病人克服疼痛、忍耐疼痛,过多地考虑,甚至夸大了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和成瘾性,忽视了因疼痛带来的各种应激反应。由于观念的错误,往往是病人主诉疼痛难忍和要求镇痛时、才被动处理,且用药单一,剂量不足。

2、术前帮助患者与预料的疼痛作斗争,解答患者对手术存在的顾虑。也可与麻醉医师联系采用超前镇痛方法。 3、术后疼痛的护理

1)术后数小时内,由于麻醉药物作用,患者暂时不感疼痛,此时应充分休息,避免交谈。依麻醉方式,判定麻醉药的有效时间,给予患者翻身,使其呈自然放松的姿势,减轻疼痛。 2)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此时患者往往感到最疼痛,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给予细致、体贴的照顾。对患者疼痛相应部位或反射区的按摩,嘱患者深呼吸,讲讲开心的事等,以转移注意力,帮助患者放松,发挥自身作用、缓解控制疼痛。

3)尽管术后非药物止痛,是整体护理的追求,但实际中,药物止痛是手术后常用的方法之一。VRS疼痛评定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多种止痛剂联合应用,减少了麻醉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又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

4)术后患者及其家属都想知道患者术中的情况,做为一名现代护士应仔细翻阅病案,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术前、术中、术后各种病情记录,以温柔关怀的语言,指导家属及患者了解术后恢复期应注意的健康常识,以缓解患者精神上紧张的情绪,减轻家属的担忧,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疗护理,减少、减轻疼痛。

5)术后根据患者不同的术式,尽早及时拔除尿管,鼓励患者尽早自动翻身、下床活动,自解小便,发挥患者自身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止痛方法之一。

四、镇痛泵使用中的护理

1、做好宣教工作,说明术后镇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和免疫系统,造成一系列术后紊乱,所以术后疼痛不仅使患者痛苦且成为一种病源,术后应用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呼吸循环稳定,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2、硬膜外导管的护理 应防止导管脱落,以免PCEA镇痛无效。在护理中应注意:(1)导管有无移位;(2)穿刺点有无感染出血;3)导管有无扭曲打折。

静脉导管的护理 PCIA的患者应注意观察:(1)静脉针头有无阻塞;(2)静脉针有无移出血管外;(3)三通是否关闭等。

3、疼痛的观察 每小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和镇痛药使用量,以防患者在出现新的疼痛的情况下,盲目增加药量,掩盖某些症状。

4、当病人镇痛效果不满意时:①可按压加药器,追加镇痛药剂量,(按压加药器有保护装置,在病人感到疼痛时可放心使用);②加用双氯酚酸钠栓;③必要时与麻醉科医师联系。 5、并发症的护理

1)呼吸抑制的护理 术后应每30min观察1次患者的呼吸度、频率、节律的变化,监测血氧变化,以后可根据病情延长为1h 1次,并协助患者采取半坐位与卧位交替,减轻对呼吸的影响。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可给予吸氧、半卧位、减轻输液速度,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头晕、恶心、呕吐的护理 头晕者应注意休息,少下床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有恶心呕吐者术后尽量缩短禁食时间,只要病情允许尽早进食及离床活动。术前用安定类药物和H2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可用胃复安预防和治疗,并注意补液量。 3)嗜睡的护理 嗜睡出现在患者无痛时,是患者由痛到无痛的重要标准,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变,轻度嗜睡对患者休息有益。但一定要防止中度以上嗜睡,患者持续嗜睡可唤醒或不易唤醒,这反映患者体内镇痛药血药浓度已超过疼痛治疗需要,需立即通知医生,适量减少泵注药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980a33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