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2022-05-25 16:24: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文写作,试题,答案,应用,财经

1. ____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C)发出的日期 D)会商的日期



2. 表述全局性的长远设想的文件,称作______

A)规划B)方案 C)安排 D)设想

3. 主送机关不能是_______

A)受双重领导的任一领导机关 B)具有办理或答复收文责任的机关



C)仅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D)不相隶属的机关



4. 论文选题的价值,体现在论题_____

A)反映个人兴趣或偏好

B) 符合领导或导师的口味C)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D)具有市场的需求



5.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

A)公告B)通告 C)通报




D)决定

6. “某市政府向所属各区告知特大交通事故”适用________

A)决定 B)通知

C)通报D)通告



7. 不含歧义的公文用语是______

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 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 8. 报告适用于_______

A)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B)请求批准事项或请求批转公文 C)传达主要精神或情况 D)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





9.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时使用的公文是_____

A)通告

B)通报C)通知 D)决定



10. 判定文件主送机关的依据是______

A)机关级别层次的高低

B)是否对文件承担主办或答复的责任C)是否具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




D)是否是本系统内的机关

11.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必要时抄送另一个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12. 公文的作者指________

A)单位第一负责人 B)单位秘书 C)公文的执笔者



D)制发公文的单位

13. ×区企业向×区土地管理局申请批准土地时使用_____

A)批复 B)请示

C)D)议案



14. 下面公文中,属于下行文的是______

A).请示 B)

C)决定D)报告



15. 写总结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回顾工作成绩,树立今后工作的信心

B)找出经验或教训,总结工作规律

C)找出工作问题,以利解决存在的问题


D)详细记载工作历程,存档备查 16. 发文机关应当使用______

A)发文机关的简称或缩写

B)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C)发文机关的全称或别称 D)发文机关的全称或简称

17. 向不相隶属机关发文,属于______

A)上行文



B)平行文C)下行文



D)上行文或平行文

18. “机关团体编发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内部文件”是______

A)简报



B)会议公报 C)报告 D)通报 19. 附件具有____

A)与正件相同的法定效用B)法定效用的看法是错误的 C)法定效用仅是某些特定的材料

D)对正件的补充说明作用,因而不具有法定效用

20. 《×县教育局关于申请追加教育经费的请示》应主送_____

A)×省教育



B)×县人民政府C)中共×县委




D)×县财政局

21. 撰写复函时,正文的开头应首先______

A)写明来函标题和发文字号B)阐述有关规定 C)写明具体的回复意见

D)引用重要领导人的有关批示意见 22. 记叙要素齐全的是下列哪组?

A)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话、情节 B)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对话



C)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D)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情节 23. 版记中的“印发机关”指_____

A)制发公文的机关



B)负责将文稿印成正式公文的机关C)公文印刷情况的说明 D)制发机关与收文机关



24. 公文中一般不采用的叙述方式是_____

A)夹叙夹议 B)顺叙

C)倒叙D)概述



25. 下述公文格式中,属于眉首的数据项是______

A)发文字号B)成文日期 C)签署




D)文件标题

26. 发文字号中的“年度”需要______

A)用中括号括起来

B)用六角括号括起来C)用大括号括起来 D)用方括号括起来 27. “例证法”指_____



A)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证明论点

B)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

C)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来证明观点 D)用揭示事物因果关系的方法来证明观点 28. 公文中一般很少使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

A)叙述

B)描写C)议论 D)说明



29. 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一般是_____

A)重要的请示B)重要的通报 C)重要的会议文件 D)重要的通知

30. 转发与批转公文时用_____

A)通报



B)通知C)公函




D)批复

31. 向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应使用的文种是____

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

32.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_______

A)通报 B)请示

C)报告D)意见



33. 给下面标题填写文种

A)通知

B)通报C)通告 D)公告



34. 公文格式中,属于主体部分的是______

A)发文字号

B)成文日期C)注释 D)份号



35. 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______

A)商洽工作B)记载情况 C)反映情况




D)传达重要精神 36. 分析下面公文标题的错误

A)文种不正确B)事由不全面 C)事由不明确,有歧义 D)事由语序有错误

37. “通告”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适用于_____

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B)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D)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



38.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

A)报告B)决定 C)总结 D)请示

39.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文种“议案”,其作者是____

A)各级人民政府B)各级人大的代表 C)各级政协的代表 D)各级政府领导

40. 发文字号中的年度括号是_______

A)方括号 B)六角括号





C)大括号


D)圆括号

1. 总结的文章式标题,可以是

A)概括主要内容B)概括基本观点C)时限和内容 D)单位名称

2. 消息报道的是__ ___的事实。

A)有新闻价值的B)最近发生的C)最近发现的D)让人感兴趣的

3. 公文具有规范体式,其目的是_______

A)维护公文的法定效力B)维护制发机关的权威性C)实现公文工作的标准化D)提高公文工作的效率





4. 公文在以下情况 可以联合行文。

A)同级政府





B)同级政府各部门C)各级政府

D)政府与同级党委5. 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

A)特急B)急件 C)火急






D)加急

6. 运用说明的要求是_____

A)客观B)准确C)科学D)通俗

7. 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________

A)公文标题B)主送机关







C)公文正文和附件说明D)成文日期、印章和附注8. 市场调查经常采用__ ___

A)询问调查法B)直接调查法C)试验调查法D)统计分析法



9. 《××省卫生系统2009年工作总结》属于

A)公文式标题B)文章式标题 C)双标题



D)单标题

10. 计划的写作要求是___ ___

A)切合实际,统筹兼顾B)突出重点,主次分明C)层次清楚,语言简洁




D)目标明确,步骤具体

11. 应用文的语言表述的要求是_____

A)严谨庄重B)准确通畅C)朴实得体D)简明精练



12. 向不相隶属的机关发文请求事项,不能用_____

A)请示B)报告C)



D)通知

13. 消息的特点是_____

A)叙述为概述B)文字简明扼要C)报道及时迅速D)篇幅短小



14. 决定(文种)用于______

A)对某一方面的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

B)对某一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C)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D)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15. 调查报告的特点是______

A)真实性B)典型性C)理论性






D)时效性

16. 简报的报头包括:简报名称、______

A)期号B)密级C)编者D)时间



17. 填写专用词语

A)①收悉B)①已收到 C)②回答



D)②批复

18. 通告和公告的区别是_____

A)作者不同







B)知照对象的范围不同

C)前者可告示地方知照事项,后者告示国家重要事项D)前者告示国家重要事项,后者告示一般知照事项 19. 不能作为请示结束语的是______

A)上述要求如无不妥,请予批复 B)上述要求妥否,请批复

C)请速批复,谨致谢忱D)以尽快批复为宜





20. 书写主送机关应当使用_________

A)全称





B)规范化简称C)规范化统称


D)非规范简称

1. 文种是公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YN

2. ××厂关于购置××设备的请示报告

Y



N

3. 政府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向下一级政府行文。

Y

N

4. “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适用意见这个文种。

Y

N

5. 材料的现实有效性是指材料本身应对说明、解决现实问题有实际意义,以增强公文的说明力。

YN

6. 公文的结尾讲究“言止意不尽”。

Y



N

7. 批转下级机关公文,应使用通知。

YN

8. 上行文的行文方向指给比本机关级别高的单位发文。

Y



N

9. 计划是党政机关公文中的常用文种。


Y

N

10. 请示可以抄送给本机关的下级机关。

Y

N

11. 其他人不经签发人同意,均不得对定稿再作任何修改。

YN

12. 县文化局向县财政局请求批准拨付某项经费用“请示”。

Y



N

13. 为提高管理效能,机关间行文应当尽可能采用越级行文方式。

Y

N

14. 公文中要尽量避免使用“今年”、“明天”、“本月”、“上月”等词。

YN

15. 公文中的过渡应当尽可能简洁。

YN

16. 对有关问题协商未果而各部门单独向下的行文,上级单位应责令纠正或撤销。

YN

17. 某化工厂为本厂机构调整问题向上级请示,行文标题为:关于××化工厂机构调整问题的请示。

Y



N


18. 同级政府与党委可以联合行文。

YN

19. 逐级行文是非同一系统内上下级机关之间传递公文的主要形式。

Y



N

20. 公文中表达国内地名时要用简称。

Y

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986204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