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课后练习

2022-03-31 06:09: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二首课后练习》,欢迎阅读!
二首,诗经,课后,练习

诗经二首课后练习











达标训练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溯洄(

.. ..

)(

坻(



荇菜(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祥春秋期间的诗歌共有









_篇,包含 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依据不一样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









艺术手法。





3)统率《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讲解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纳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 “所谓伊人 ”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

是相同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能够领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仰慕和求而不得的难过。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能力提升

1、朗读这两首诗,简要谈谈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虑:《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 了什么手法 ?运用这类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1 / 3







_






































诗经二首课后练习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光景描绘,请思虑:这些光景描绘在诗中起到了什么



作用 ?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批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足表达了诗人细



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频频朗诵,并领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24 《诗经》两首答案达标训练



























1jū ji ū yǎo







ti áo hǎ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2、(1)《诗



经》 305



颂(2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C4

B



能力提升



1[ ]我国太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所以,读诗应当努力剖析、感



悟出储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 参照答案 ]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想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



得的难过和求而得之的愉悦之情。



2[ ]本题考察《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



所谓“比”,是譬喻和比较;所谓 “兴” ,是“先言他物,以惹起所咏之辞” (朱熹《诗



集传》)。可是,重点不仅在于辨别,更在于领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成效。



[ 参照答案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光景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能够喻男女求偶,或男



女间和睦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系。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



于诗人情味与自然光景水乳交融的切合,也即向来为人们所乐道的情形交融的艺术



界。



3[ ]写景实际上是为抒怀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形交融,以景传情。



[ 参照答案 ] 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清晨,



天气模糊,笼盖在晨雾中的是无边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曲折而去。望远



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曦图,衬托主人公凄恻的感情。



诗的第二、三章采纳重章答复的方式,频频咏唱。但光景又有不一样。首章“白露为



霜”,露凝为霜,是破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

2 / 3


诗经二首课后练习



已”,阳光照耀,露珠快干。三幅不一样时间的晚秋晨曦图,衬着衬托出主人公久久屹立



眺望而一直不可以会面的难过心情, 而主人公这类心情跟着晨曦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



越急迫,愈来愈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形交融的境地。



4[ ]本题意在让学生认识《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 参照答案 ]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量的改变。如



《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改动了十几个字,不仅写出了芦苇旺盛的状态,爱情道路



的波折绵长,伊人虽近在眉睫,但又遥不行及的难过心情,并且经过不停重复的旋律,



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仿佛有一种合唱、轮唱的滋味。



(《关雎》中“关关” (叠字 )形容 J、鸟喊声,“窈窕” (叠韵 )表现淑女向漂亮, “参



差” (双声 )描述水草的犬态,“展转” (叠韵 )刻画出因相思而不强人眠的情状,既有和



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



(叠字 )形容芦苇旺盛的样子,为下文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衬着了氛围。)

5、《关雌》侧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感情



神韵更浓烈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色更为突出。“蒹葭”



“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水乳交融,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述的对象形成



一个完好的艺术境地。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9ab338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