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教案 (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2022-03-20 17:2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杞人忧天》教案 (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欢迎阅读!
杞人忧天,上册,人教,教案,语文

《杞人忧天》教案

1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3.通过本文的学习更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杞人忧天》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此前学生已学过寓言,为本文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而本则寓言大部分同学听说过,文章也比较简单,此可引导学生根据课下注释揣摩文意,疏通文意。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我们知道的很多成语都来自寓言故事,比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等,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导入本课。

活动2【讲授】了解名作《列子》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gāo)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e)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文学遗产。

活动3【活动】自学检测

1、学生自读、齐读课文,结合注解并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2、听录音,正音正字

杞( )人忧天 废寝( 崩坠( 星宿( 舍( )然 躇( )步跐( )蹈 中( )伤 3、看谁说得对


同桌讨论,疏通文意。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大家分析。

4、翻译并解释重点字词

杞人忧天:杞国的一个人担心天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崩坠:崩塌坠落。 身无所寄: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 废寝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晓:开导。

积气:聚积在一起的气体。 屈伸:(四肢)弯曲伸展。 行止:课文里是行动、活动的意思。 奈何:为什么。

只使:即使。 有所中伤:有被击中受伤的机会。中,打中,击中。 奈地坏何:地塌了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把……怎么办。 舍然大喜:放下心来显得非常高兴。 5、学生复述故事

1)请一两个学生详细复述故事。 2

1杞人忧天现在是什么意思?

杞人担心天坠地崩,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传统认为,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世用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2、联系你的生活,你认为杞人的担忧是可笑的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

可笑:天是没有穷尽、星体有的是气体,有的是固体,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不可笑: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

活动5【活动】知识拓展

对于战国时的环境,杞人在担忧,面对我们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活动6【讲授】本课小结

本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似乎是傻子的杞人。从现在看来他却是一位多么有远见的人,让我们为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


力量吧!

活动7【作业】课后调查

调查你周围的环境,有那些环境污染的现象?你能否对此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我们将在以后开展一次交流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9f041b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