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其五翻译

2022-11-06 20:1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五翻译》,欢迎阅读!
王昌龄,军行,翻译

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从军行王昌龄其五翻译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军行(其五)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下面是关于从军行王昌龄其五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翻译: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字词解释:

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2.辕门:军营正门

3.洮河:黄河支流。原于青海省、东北流经甘肃省临洮县,入黄河。

4.吐谷浑: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名。此处借以指进犯少数民族文学分享


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的首领。 【鉴赏】

少伯(王昌龄字少伯)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所作七绝边塞诗,气格高古,雄浑劲健,昂扬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诗中既有对大漠边塞风光和残酷环境的描写,也有对边疆战士舍生忘死保卫家国的歌颂,更有对战士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入发掘,其《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更被人们授予“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美誉。

《从军行》为七首七言绝句组诗,此为其中第五首。“从军行”,乃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大漠风尘日色昏”,起句直言大漠风沙弥漫,连天蔽日,光线昏暗。“红旗半卷出辕门”,“辕门”,“辕”本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因古代行军安营时用车环卫,入口将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以此为门,故谓之“辕门”。此句用半卷的红旗从辕门出发,代指军队出征。“洮河”,即洮水,发源于甘肃省临潭县西北的北倾山,属于黄河上游支流。“吐谷浑(音土欲魂)”,原指晋时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此诗中泛指敌人。诗中的三四句并不接着写正在出发的军队,而是笔锋一转,写在此之前夜战洮河的军队,已经将敌方打败,捷报于此时传来。本来是一幕充满着紧张气氛的行军增援的图景,此时前方捷报突至,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化为胜利的喜悦之情,节奏亦大落大起,明净爽利。

对于此诗的创作意图,向来都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言战功事,有献凯之意,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谓:“江宁《从军》诸首,大文学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a449c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