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

2023-02-19 18: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干部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欢迎阅读!
管理模式,自主,实践,干部,学生

激励和成长

——学生干部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 李珂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最终体现在学生是否拥有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上。通过实践我们在班级建设中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成长,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自己悦纳自己、自己反思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最终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 一、学生干部的选拔——从任命到竞岗

传统的班干部制度,最早来源于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学校的集体教育成为了前苏联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创立了班级集体理论,后来,苏霍姆林斯基又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而班级运转的主要核心就是班干部组成的班委。他们是班主任的助手,主要负责“照管上课和休息时班上的纪律,照管班上的公共秩序和清洁,保护班上的财物。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养成学生的领导和服从的能力。在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干部一般由班主任任命,他们的工作已经 成为老师的耳目和传声筒,而且往往一干就是几年。即使有调整和变动,也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意向。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班干部主要体现了“助手的角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挥学生。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锻炼学生能力,但是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彰显出学生个性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的独立性是被禁锢的,没有真正的机会和权力进行班级管理。导致学生缺乏团队精神,做事没有主见,依赖性较强,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和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任命班干部的模式,而是借鉴了目前社会上的竞岗机制。这种模式分为自荐——试用——民主评议——正式任用四个阶段,学生自荐开始前由班主任公布出班级中需要的班干部岗位,并向学生宣读选拨办法,再由学生自主选择自荐岗位,用班校会课专门组织学生宣读自荐书,每岗设两人,试用期统一为七年级第一学期,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时根据竞岗人的表现进行述职演说和民主评议推选出同学认可的班干部。我们的激励机制是竞岗人的表现和学生操行评定的加分、各项荣誉的选拔都挂钩,也就是我们奖励那些积极为班集体服务的和学生信得过的班委。 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初中学生处于由少年走向青年并渐趋成熟的过渡阶段,大多数学生有独立处理和安排自己的集体生活的需要,有着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强烈欲望,这是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班级管理中的陈旧观念,大胆试验和改革。 1、变要我当班委,为我要当班委。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会根据学生的品德能力为考察依据来选择班干部。一旦班干部选择出来后,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是不会更换的。对于其他学生会造成 “反正我也不是干部,没必要凡事做得这样好”的消极思想。对于学生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在班级中推行我要当班委的激励机制,给所有同学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所有学生发挥他们闪光的地方,将他们人格中的光辉放射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具体做法:

1)七年级班级内班干部的一般配备如下:

①班长:本届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最高负责人,负责班级一切事务,以下所有机构均应对其负责。

②副班长(两名,包括学习委员):班级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对班长负责。管理班级日常的


事务,包括卫生、作业、学习、考勤、公共财产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③班内纪律评定组(四名):每周举行一次评定,主要对一周以来班上所发生的违纪的人和事进行裁决,并负责向学生、老师和家长小结并公布本班在过去一周里面的情况。 ④监督委员(两名):负责监察所有班级管理人员和同学是否履行相应的行为,对于表现不好或不作为等现象作好记录并责成相关人员予以改正,并限期改正。 ⑤卫生、作业、学习、考勤、公共财产干事等各一人。

注意:班级管理委员的职责必须分工明确。一些要害部门(如班长、副班长、纪律评定组、监督委员)的人员是绝对不能兼任的,以确保各部门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衡。

2)为了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让学生能"人尽其才"地对班级进行自治自理,我们通过自荐评议模式改选班委,强化竞选意识。因为充分相信学生的判断力,把选举权还给学生,是搞好选举的关键。所以从个人撰写“自荐书”小组内宣读、小组提名候选人到正式选举,我们都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在选举过程中,还尽可能安排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或施政演说,最后公示,使整个选举过程也同时成为一次生动的民主意识教育的过程。 2、变我定计划,为你定计划。

有计划,是班主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班级教育活动的依据,更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从每个班级的班情出发,符合学生需要、符合班级管理客观规律的计划,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的指南。因此,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时要放手让学生制定。班主任可以给出一学期班级工作要点,具体实施由班干部开会讨论制定出计划,在全班宣读,供同学们参考和落实。班主任还要在可行性上把关,在落实上和监督委员进行监督,使学生干部制定出的计划真正成为他们的 “施政蓝图” 例如:卫生干事制定的计划中有铲除卫生区内口香糖渍的计划,有转变班级卫生面貌的规划。同学们刚听完一片嘘声。小干事也有些脸红,大家都认为他的这两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强调了各班委计划中的关联性,协调合作,这样是使原来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实现了,卫生干事也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并连任。 3、变你知我知,为人尽皆知。 现在社会上流行“透明”,国家管理要透明,单位管理上要公开,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人尽皆知”的政策。对班级中决策问题,学生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一些重大问题要求班委商讨后将实施方案、过程、结果公开。这样,学生对班级所采取的措施和组织的活动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还要做到所有的班级管理方面的事务向全体学生公开,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班级工作是班级所有人的工作。除此之外,我还尝试为家长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透明的平台”,这样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给学生一个平等与家长互动的机会。以利于家长协助老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我也要当班委——构建个人自主管理模式 ,强化养成教育 要使班级有个良好的班风,首先得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而培养树立个人学风的过程就是落实个人自主管理的过程。班干部是学生中良好形象的代表,学生通过竞岗参与班干部的选拔,不断优化自己,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种向好性从某种角度净化了班级和年级环境,形成了班级内有标杆,年级中有榜样,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 1、年级狠抓养成教育工作。 班干部要早到,上课前这段时间一般都成了学生收作业的时间,而我们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规范学生,检查学生礼仪规范,使学生的服装、发型、仪表等不符合学校规范的地方得到及时的纠正。平常我们还结合《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通过班委会制定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我们还严格了奖惩,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先进光荣、落后可耻”“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的良好氛围,以矫正学生的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e65ab2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