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2022-05-16 13:3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欢迎阅读!
防震减灾,中小学校,宣传,知识

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1、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使地壳运动和变化,这些运动和变化逐步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地壳某些脆弱地带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能量时,岩层便会发生突然的局部断裂,或者沿原有的断裂发生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1 / 3


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地震示意图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断裂、错动并激发地震波的地方。

震级:地震大小的等级划分,及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对不同的地区可产生不同的烈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及震源正对着的地方。

2 / 3


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极震区: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极震区的几何中心称宏观震中。

主震:地震序列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余震:地震序列中,发生在主震以后的所有地震。 2、地震谣言识别

地震谣言一般有以下特点: 1)非政府传达的地震信息;

2)称是某某专家或者外国人的预报意见; 3)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信息; 4“预报”的震级很大或很精确,“预报”的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

目前,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我们应不相信、不传播地震谣言,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

3、在学校时如何避震

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或者用书包保护头部,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尽可能离开外墙和玻璃窗,避开天花板上的悬挂物,如吊灯等。内墙墙角处也可暂避。在楼上教室内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震后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到室外。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1acb99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