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04-30 23:21: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欢迎阅读!
素质,提出,要求,社会,现代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的心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健康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论述。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表现如下特点:智力正常,办事效率高;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意志品质良好,耐挫力较强;自我意识正确,悦纳自我;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统一和谐;人际关系得当,与人为善;适应环境能力;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等。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为15%~25%,即每4~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状的情绪障碍及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2、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又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 2)、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

3)、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 4)、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 5)、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波动性。 6)、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家庭,社会,环境等,但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学生本身,因此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必修课”。 三、如何正确面对心理问题。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社会上对心理问题有一些错误的看法,有些人把心理问题说成是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其实心理问题是认识上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往往是因为认识问题不全


面而造成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学会接受不完美,正确对待挫折和逆境。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笔直的”。对而言,大学生经历的挫折比较少,一旦受挫,就可能比一般人更难以从困境中恢复,这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许多身处困境的大学生,常常因为逆境中的不如意而产生迷茫、困惑甚至失望,造成心理问题。其实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来得更宝贵,从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训,用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要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而自己处处不如意,就产生种种对现实的不满意。任何成绩或者成就,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生活,本来就是十分艰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3、学会用倾诉和其他办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不少专家认为,倾诉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好方法。通过向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倾听他们的意见,将会使一些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其实,最好的医生还是自己,自己如果能调整心理状态,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最好。遇到不顺心或者不如意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出去散散心,或者从事一些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和游戏让自己尽快放松下来。既然心理问题是由于自身因素引起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应该在自己身上。 4、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

当意识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自己或其他方法无法解决时,一定要去学校或者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找专业的咨询人员交流,打开心扉和人沟通,问题会迎刃而解。

有的大学生即使有了心理问题(有的是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有的则未察觉)不去或不愿去进行心理咨询和找心理医生。即使有的大学生鼓足了勇气去寻求心理帮助,也多是通过不见面的方式——打电话进行心理咨询或上网咨询。这首先是偏见所致。他们认为,一旦去找心理医生,如被发现,则很可能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要么是人们离他而去,要么是受到身边人的歧视。因此,大多数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宁愿忍受心理疾病的煎熬,也不愿去找心理医生。有的虽希望寻求心理帮助,也多借助于电话或网络,而不愿面对面地去咨询。其次是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有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而大多数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大学生,则往往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归类于心情不好、一时的不快和冲动等等,根本未将这些与心理不健康联系起来。 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大众化的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有30%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其实,每一个人,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只是因为个体的差异导致表现上


的差异,比如有一些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强,他就能够将一些心理问题通过某种途径化解而不表现或表露出来,而另一些人则会出现情绪上或其他方面的甚至行为上的反映。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正视心理问题,正确面对和坦然接受并解决心理问题,树立高远的志向,勇攀知识高峰,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1feeee998fcc22bcd10d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