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引学,乐中求知

2022-12-27 03: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趣引学,乐中求知》,欢迎阅读!
求知,乐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趣引学,乐中求知

作者:黄焕葵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5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运用于学习意思就是,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乐学呢?作为数学教师,尤其是面对六七岁的孩子,必须想方设法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关键词:游戏活动;兴趣;快乐

六七岁的孩子天真浪漫,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还沉浸在美好的童话故事里。如果我们的课堂没有丝毫的乐趣可言,孩子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甚至会有厌学的情绪,这样的话,孩子学得累,老师也教得辛苦。所以我经常在学生面前装傻,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游戏活动,让课堂起来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要求孩子坐端正认真听课,我在想就算孩子坐得端正,他们有认真去思考吗?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了吗?他们学得快乐吗?……其实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多方面发展。例如,我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练习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目: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授课前,我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孩子标序号排列方法,而是请了三位孩子在课堂上玩椅子拍照游戏,(游戏要求:三把椅子一排摆着,上面按序贴上123的序号,你们有多少种坐法?)孩子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了。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明白了这是排列问题,跟顺序有关。接下来玩的孩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把方法迁移到类似的题目中。通过游戏,孩子感知到了抽象的数学理念,收获了简单的推理喜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用故事情景,让课堂起来

数学课相对其他课而言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语言会较多一些,因此课堂中的趣味因素不能少,而故事正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情境。讲故事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受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如:在认识平均分时,我并没有根据教材导入,而是这样引入的:

1.师出示6颗巧克力,问:孩子们,在这6颗巧克力身上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想听吗? 2.师讲述:周末老师听到了邻居家的两兄弟在家里争着吃巧克力,弟弟慢了一步便哇哇大哭起来。一会儿,两兄弟就高高兴兴地拿着巧克力玩去了。孩子们,想想哥哥是怎么分的呢?老师真的搞不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学生自由交流,发现一人三颗,这样最公平。 4.师讲述: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方法就是平均分。 5.出示灯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这个故事情景是利用孩子们在生活中时常因为分东西不公平的事情作为故事创设的素材,学生既熟悉又感同身受,通过具体事件让平均分的概念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巧动手巧动脑,让课堂起来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课堂教学也一样,老师不停地说,不停地演练,让孩子坐着听,倒不如让孩子动起手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从不放松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的环节。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把实物水果带进了课堂,先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平均分的例子再写出算式,接着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接触到了有余数的除法。最后,实物水果被孩子创作的图形所代替了,练习本上出现了圆片、三角形、笑脸等,孩子通过圈一圈、写一写、说一说等大量的、自发的操作活动,并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 ○ 7÷2=3……1 14÷3=4……2

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所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程。

四、巧用多媒体课件,让课堂起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来点悬念,无疑可以有效地抓住孩子的心,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引导他们以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利用多媒体设下悬念的教学方法,孩子的好奇心被拨动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也被点燃了。

五、巧设课堂练习,让课堂起来

课堂练习不是为了练而练,更多的是要巩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教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编写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对教师在平常的练习设计中,也应努力做到这一点,使自己所设计的练习不管在内容还是在呈现形式上都要丰富多彩,从而改变过去在练习中的严肃有余、生动不够、活泼不足的形式。

其实低年级的数学课本就像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教师必须多动脑筋,精心巧妙设计。读懂孩子的心,才能碰撞出火花。 参考文献:

马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段丽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437b9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