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中爱情的实质

2023-03-01 03: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歌》中爱情的实质》,欢迎阅读!
九歌,实质,爱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九歌》中爱情的实质

作者:牛维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2

要:对《九歌》中爱情实质的解读众说纷纭,如屈原哀怨之情的寄托、祭祀与男女爱情的结合、单纯的祭祀娱神歌和文学艺术的创新等。而通过分析作者的身世和创作风格,不难发现其中最符合屈原创作意图的还应当是表现他自己的挫折,以人神之恋来映射自己命运的悲剧。

关键词:九歌;屈原;爱情

作者简介:牛维佳,女,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2-0-01

一直以来,对《九歌》的研究都是研究屈原的重要部分,而在《九歌》中,最明显的就是人神恋爱[1]”的爱情元素。九歌11篇,除《天皇太一》、《国殇》和《礼魂》,其他都是写男女爱情。东君与云中君、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使《九歌》蕴含了浓浓的情思。对于如何理解人神恋爱,学者们做出了很多解读,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屈原通过人神恋爱类比君臣关系,抒发个人在官场不得志的哀怨之情。以王逸为代表,他认为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奋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摔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2]”还有朱熹、戴震等,他们认为屈原因失去楚王信任,在官场屡受排挤,遂将这种感情渗透到诗歌中。这种说法也是继承了一直以来对屈原文学作品的理解。

第二种观点:用男女之情来进行娱神描述,是当时巫术盛行的体现。三闾大夫承担管理楚国当时的祭祀,教育宗祠子子弟等职责。[3]胡适就曾说:屈原还不过是一个文学的箭垛。后[4]”游国恩也提到:自来楚辞的注家,总离不了什么屈原借事以讽谏,以寄其忠君爱国之思一类的废话。[5]”他们反对把屈原的忠君爱国神圣化,更倾向于把《九歌》理解为宗教与男女爱情的结合,正如郭沫若所言:古时候祭祀神抵时正是男和女发展爱情的机会。故在祭神的歌辞中叙述男女相爱,男神与女神相爱,或把男女之间的爱情扩大成为人神之间的关系,都是极其自然的。[6]”

第三种观点:纯粹的祭祀诗歌,男女之情不过仅仅祭祀,而不表达任何关于爱恋的感情。苏雪林这样解释:《东皇太一》等之为祭歌,固不待说,《湘君》《湘夫人》 《河伯》之言情也不出宗教的范围。[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四种观点:通过人神之恋表现一种悲剧性的爱情,是纯艺术性的创作,用悲剧爱情加强表达效果。闻一多认为九歌中的爱情是在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而非实际的宗教行为。他说:他们是在祭坛前观剧——一种雏形的歌舞剧。[8]”

笔者认为,屈原创作《九歌》时的情感是复杂的,所以《九歌》中爱情的内涵,应当是集楚地风俗、祭祀之礼、人神之恋以及屈原的主观感情于一体的。但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来看,屈原更倾向于借人神之恋的悲剧来映射自身的命运。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政治早已经融入屈原的血液中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作品不可能缺少政治的元素。所以,《九歌》之所以很难说清是否带有屈原的主观情感就是因为屈原已经和政治、和楚国融为一体,可以说,他是一位文学的政治家,建功立业是他首要的人生目标。不仅是屈原,古代大凡有识之士皆如此,优秀的文学往往是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之下有感而发。仕途通达之时出于政治、社会功用创作的作品中,流传千古者寥寥。《九歌》如果仅仅是屈原单纯出于自身职责为祭祀而做的诗歌或文艺创作,恐怕难有如此高的文学成就。《九歌》对于神的爱恋的想象性描写必然有为祭祀而作和娱神的原因,但它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还要归结于《九歌》中蕴含了作者太多的情感。

再结合屈原的其它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表现怀才不遇的坎坷仕途,这与他的命运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屈原的作品仿佛是一系列的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悲情诗。《离骚》就是屈原抒发内心苦闷的典型作品,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乃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而在《天问》中,屈原提出了很多问题,充分表现他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对历史做深刻的总结,猛烈抨击楚国政治的腐朽黑暗,直白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离骚》、《九歌》、《天问》,奠定了屈原作品的基调,他的诗歌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体,两者不可分割,这就造成了屈原作品的复杂性,《九歌》表面上写人神之,而其背后包括了很多屈原的主观情感。

《九歌》中有八篇都是以悲剧爱情为主题:湘君与湘夫人在等待中错过,大司命与少司命爱慕相思却无奈只是空梦一场,山鬼那种女性特有的痴情,都是屈原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心系楚国,心系楚王,却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恰如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是何等的悲哀!他的命运和他笔下本应美满却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美满的爱情何其相似!他笔下的许多女性形象其实就是在比喻他自己。以此来推,屈原在描写《九歌》中为爱挣扎的女子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形象。[9]人神恋爱的悲剧鲜明地反映了人们在莫测的自然力(或自然化的社会力)面前,在难以把握的命运面前的那种迷惘惆怅,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剧心理,因此成为古代祭歌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题材,而《九歌》将这类题材还与作者个人的人生体验揉为一体,通过作者的再认识和再创造,具有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10]

屈原用女子来比喻自己,用男女之情来比喻他与楚王的君臣之情,他对楚怀王,就像女子对男子般爱慕,执着并且痴狂,而他的痛苦,正是来自于两人之间的嫌隙,楚王的态度从信任依赖到冷漠疏远的转变是屈原内心痛苦不已,这才上演了爱情的悲剧。《九歌》与屈原的其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95df415b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