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2022-07-31 03:10: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欢迎阅读!
沧浪,诗话,喻诗”



论《沧浪诗话》与以禅喻诗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严羽的诗歌理论是针对宋诗中的江西诗派提出来的,自己也以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诗辨》)自诩。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其中以禅论诗、妙悟之论、别材别趣之说、兴趣、气象之说等是严氏主要的诗歌理论。以禅喻诗是严氏诗论最重要的观点,“妙悟又是以禅喻诗的核心。



标签:严羽;以禅喻诗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始创于欧阳修,而后历经数代,到清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如继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之后,南宋又有张戎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将后三者定位为鼎足之三者。其中《沧浪诗话》它集宋代诗学研究之大成,代诗话的压轴之作,也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沧浪诗话》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福建文苑传》亦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



1 严羽写《沧浪诗话》的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峰。宋诗要有新的创造,必须独辟蹊径。散文化和议论化便成为当时宋代诗坛的一个特色,确实是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现象。但是江西诗派却过分强调,他们过多地发议论、讲道理,排比典故、掉书袋,片面追求文字工巧,这些倾向的恶性发展,违背了诗歌发展的艺术规律,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被奉为江西派之祖的黄庭坚就提出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认为词意高深要从学问中来”(《论诗帖》),强调无一字无来历”,“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再答洪驹父书》),提出夺胎法换骨法”(参看《冷斋夜话》卷一),主张创作要对古人名作不易其意而造其语”,“窥入其意而形容之。王若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d76017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