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推己及人思想的句子

2023-01-21 04:0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中推己及人思想的句子》,欢迎阅读!
论语,推己及人,句子,思想

论语中推己及人思想的句子

1. 《论语》中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仁爱诗人”思想的句子是: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2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孔子名言选录: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56、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


之心,智也;

2. 在《论语》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已及人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ef7d10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