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内容

2022-07-12 16:0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内容》,欢迎阅读!
贾岛,推敲,诗人,故事,内容

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内容



贾岛是我国唐朝的一个著名诗人,早年因生活所迫,当了和尚。他热爱写诗,对诗作要求很高。作一首诗要化费很多功夫,一字一句去反复琢磨,为此还引发好多故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贾岛推敲的故事。

有一天,贾岛骑驴夜里去看一位朋友李凝,朋友住得很远很僻静的地方,可是半夜到的时候,朋友不在家,他只好又向回走,由感而发写了首诗,这首诗叫做《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先是描述朋友家周围幽静的环境,到了“僧推月下门”这句时,贾岛拿不准用“推”还是“敲”,一边思索,一面还不停地用推敲手势来回揣模,非常的专心,不知不觉中,撞上官道上大官的仪仗队,被抓到官员面前,才如梦初醒。这个官员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韩愈,韩愈审问贾岛时得知贾岛撞上仪仗队的原因,就和贾岛一起讨论用词,最后韩愈提仪用“敲”字比较好,暗夜中的敲门声音响亮,更可以反应黑夜的静幽和客人的礼貌,贾岛连连称好,骑着驴跟随韩愈去他家做客,并从此成为了好朋友,一起讨论文学创作。 贾岛推敲的故事是我国一个非常传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注重对字句的精练和准确。推敲的故事入选了小学生的课本之中,推敲这个词已经成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反复斟酌、比较,来更加准确生动表达作者本意的动词。

贾岛初赴举的意思就是贾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贾岛是晚唐后期诗人,后又称他为瘦岛,与当时的另一个贫苦诗人孟郊为友,并齐名为郊寒岛瘦。贾岛家境贫寒,小时候只得到寺院里做和尚,后来想走仕途,就还俗去参加科举。

贾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有一天,在京城里骑在毛驴上,想起了自己写过一首诗《题李凝幽居》,诗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还有需要探讨下,他考虑半晌,是用“推”好还是用“敲”,边走边想着,嘴里念念有词,手上还停地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糊里湖涂撞在当时的大官韩愈的出行队伍上,边上卫士把他拿下,他才如梦初醒。幸而韩愈不仅自身很有才华,也是个爱惜人才的人,贾岛把诗大声念出来并说了“推”和“敲”的为难,韩愈听了,他和贾岛一起讨论诗的用词,最后韩愈对贾岛说,还是用“敲”比较好,深夜中“敲”的声音更响亮,还能让吟起来朗朗上口,贾岛听后很高兴,不停地赞叹。贾岛和韩愈两个人相见恨晚,交谈甚欢,一个骑马一个骑驴边走边聊,就这样贾岛跟着韩愈回到了韩愈的家,两个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只是可惜,第一次参加科举的贾岛就名落孙山,再后来的很多次科举中,都一次没有考中,他爱诗如命,无意还得罪了皇帝,到最后只能到长江这个小地方做个主簿。

孟郊和贾岛都是唐朝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以表现凄凉孤寂为艺术特色。两人虽都是唐朝的诗人,但生活并没有交集,两人因作品的艺术风格相近并且作品都得到了韩愈的欣赏而被人们联系起来。韩愈称他们为“郊寒岛瘦”,成为“苦吟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郊比贾岛大二十八岁,他早年仕途不顺人近中年才成为进士,后来辞官。他的一生非常的贫困,所做大都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大的讽刺意义。孟郊的诗中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比如表现对妇女地位的深切同情;抒发对劳苦群众悲惨生活的同情等等。他的苦吟诗主要以表现内容的深刻精辟意蕴为目的。

贾岛虽和孟郊一样同为“苦吟诗”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及孟郊来的深刻。贾岛侧重于表现自己的荒凉悲寂的处境。贾岛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将作诗代替了自己的生活,他整日沉溺于铸字炼句中无法自拔而忽视了自己人际关系的交流。人们将他称作“诗囚”,这足以表现出贾岛对诗歌近乎狂热的态度。

孟郊和贾岛都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唐朝浑厚的诗歌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风格等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与差异。他们的“苦吟派”风格也给后世文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0accf5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