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现在对中国的态度

2022-12-28 04:3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缅甸现在对中国的态度》,欢迎阅读!
缅甸,中国,态度,现在

缅甸现在对中国的态度

答案:缅甸现在对中国的态度是非常友好的。

问缅甸对中国的看法,本质上应该是问缅甸人对中国的看法。先要理清“缅甸人”的定义。缅甸不像中国,其内部的身份认同是很破碎的,身份认同不同,对中国的看法也就会有根本性的区别。“缅甸人“可以指:缅族、有缅甸国籍的人(缅甸存在大量的无国籍和半国籍人士)或者“居住在缅甸境内的人”。在这儿我取“居住在缅甸境内的人”的意思。

缅甸人至少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世居下缅甸(大概是缅甸南部)的缅族(或许还包括孟族),我们那边叫他们“老缅”,就是那些边境常见的,皮肤黝黑,女人普遍脸胖,喜欢往自己脸上涂粉圈圈的家伙。另一类是缅北各少数民族,他们在文化血缘上都和云南各族(包括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缅甸各族的国家认同基本上分崩离析,“老缅”认为缅北各族不配做缅甸人,把他们视作二等公民甚至是外国难民,不给他们平等的权利。缅北各族也看不起“老缅”,不屑于做缅甸人。他们觉得“老缅”好吃懒做、言而无信、愚蠢贪婪而又横蛮霸道、仗势欺人(好多云南人也这么觉得),在文明水平上毫无感召力和吸引力。

“老缅”对中国的看法普遍是负面的,存在排华情绪,恐惧、厌恶还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不起。这儿有一个大背景,就是中原和缅族势力对滇西缅北地区长久以来的争夺。缅族政权与元明清三代都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原因也都一样,就是缅族的手在滇西缅北地区伸的太长


了。(此处叉一点题外话,史书记载,明代缅军曾经打到过中国“攀枝花”被很多人拿来作为缅族“武德”的证据,这其实是想当然了,此处的“攀枝花”不是四川攀枝花,而应当在今云南姚关一带,离今天的中缅边境不远。当然到了那边缅军就被大明打爆了,我大明经常是千八百人就胖揍上万缅军的,那边至今还有传说邓子龙的磨剑亭和煮象池啥的。)

今天虽然边境早已划定,但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先进性、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腾飞,给中国在缅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让“老缅”产生了恐惧,进而发展出敌意,自然也就不会对中国有什么好话。可是呢,因为中国实力强大,在不少问题上还有求于中国,所以不太敢明着来,只能憋着一股子敌意。这个逻辑跟越南有点像,坏事舆论都甩锅给中国,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还要拿什么“藏富于民”,“皿煮选举”之类的梗来找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其实在血脉源头上,缅族和汉人是很近的,据说他们起源于中国西北的白狼羌,沿着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路迁徙到了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一个重要证据是缅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存在语言发生学上的联系。但祖源上的亲近并不意味着文化和认同上的亲近,南迁之后,缅族的文化和体质都更多的受到了当地土著的孟族和临近的印度的影响。就像一个小孩被别人抱养,对原生的家庭也就不会有什么感情。这种文化上的鸿沟,或许也是今天缅族和缅北各族相看两厌的重要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217d42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