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2022-05-04 00: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欢迎阅读!
凡尘,摒弃,清净,心地,外在

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菜根谭》: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陶渊明有这样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个人逃脱外在的世俗,找寻一处清静,能还得内心的安宁,但是这毕竟只是外在的逃脱。

真正的一种修心,是在于内心的安详,内心的不争和没有执念。

只要放下机心,放开心胸,外界自然能够拨云见日,如同明月清朗一般,即便是入得世俗之中,方为人中圣贤。

人生其实并不复杂,很多人认为人生苦恼,人生复杂,其实大多都是因为自己的执念。

《菜根谭》: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烦心琐事,一些微小的利润之争,一些小小的外在欲念,就无端丢弃掉自己坦然快乐的心情,丢弃平和心静,但是这一切终归是得不偿失的,大多数人经历痛苦之后,也就懂得了自食其果的道理。

如果反观,让一件事情变得简单,喜欢了就去争取,遇见了就去珍惜,错过了就立刻遗忘,珍惜应该珍惜的,放下已经错过了,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无比的简单。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国学智慧: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达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这句国学智慧的意思就是说:当内心复杂,念头停止的时候,就可以感受明


月清风的到来,不会再觉得人间是一个苦海。当心胸豁达的时候,自然就不会看到车马的喧嚣,哪里需要去找寻外在僻静的山林呢? 《菜根谭》: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总有人以为,内心的清静需要靠外在脱离尘俗的逃避。其实并非如此,外在的脱尘离俗,只是形式上的脱离。

我们不可否认心随境转,但是更多的都是境由心生。

内心清静的时候,花草也是风景,内心如果无法摒弃喧嚣的时候,隐居山林也逃不脱内心的执念困扰。

只需要内心少一些机心,少一些计较,通达圆润的面对自我的人生,懂得待人温和的道理,那么这一切就是脱离苦海的一个机缘。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大多数人追求的都是更美好的人生,都是想要一些更完美的状态。但是人生哪有没有遗憾的事情呢?人生会犯错,人生会走弯路。 《菜根谭》: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大多数人的烦恼和痛苦,有的是在后悔一些已经失去的事情上,而有的是在懊恼一些没有得到的事情上。其实一切随缘,这才是快乐的一个根源。 但是智慧的人,能够包容人生的错误,能够包容人生的失去,也更能够包容人生那些无法得到的欲念。一切化为乌有,一切随风而去,顺其自然。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有些东西不是你的,再烦恼再强求都没有用。 当你的内心简单了,外在的景色便能入你的心,也不会觉得人间是一个苦海。当你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世间万物的时候,即便是尘世间的喧嚣,也能有一种不一样的清静。

《菜根谭》:心地清净,摒弃外在喧嚣,心中自无凡尘


让“柔和”在你的世界里彻底的绽放,心中无邪,外在便是情景,心中无念外在便有山水。

把修行交给内心,一切顺其自然,一切内心清静,人静即是桃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3096b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