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类学视角下的纪录片《人间》

2023-02-24 05:2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视人类学视角下的纪录片《人间》》,欢迎阅读!
人类学,纪录片,视角,人间,影视



影视人类学视角下的纪录片《人间》

文章以影视人类学的角度为切入点,对导演关晓荣指导下的纪录片《人间》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试图通过运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对影片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剖析,从而揭开影片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为研究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学者提供实用参考。

标签:达悟族人;祭祀;民族文化;文化变迁;民族自觉意识 谈及人类学纪录片《人间》,我们似乎更应该联系到表现达悟族人族群文化生活的前人类学纪录片《划大船》,正是因为这部之前拍摄的达悟族人民俗文化影片给予了观众深刻的文化冲击,才使我们在了解达悟族人生活的同时,能进一步展开思绪,探索达悟族人民俗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也正是有了前纪录片的成功描述,才为后来影片《人间》的民俗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虽然同为人类学纪录片,导演关晓荣心目中的《人间》与导演林建享的《划大船》有着描述生活原貌和表达侧重点上的不同,例如由于拍摄年代的不同,在新时代浪潮下,文化的不断变迁,两人对达悟人生活现状的描写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关晓荣《人间》这部影片,从而与林建享的《划大船》作比较,从而窥探出在短短的几年中,达悟族人文化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在纪录片《人间》中,不再是影片中唯一维系族群部落的线索,不同的祭祀活动(即召鱼祭、小舟下水祭、小米祭等)以及捕鱼、分鱼过程成为影片的中心线索和所要表达的重点。全文也是围绕着这些线索展开调查研究的。

在我看来,关晓荣导演的《人间》主要从四方面来展现达悟族人的民俗文化生活的。包括:1)祭祀文化。2)达悟族诗人蓝波安回乡(特殊个案)3)红头部落民俗文化的衰落(富有代表性)4)达悟族人对外地核倾泻的反抗和斗争。这与林建享导演的《划大船》造船过程描述为重点的思维模式不同,关晓荣更为关注当地部族居民的生活和发展,也正是关晓荣从以上四方面的刻画与描述,使现实中达悟族人生活的原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下面我们也将从这四方面展开分析研究。

一、祭祀文化

对于达悟族人祭祀文化方面的研究,导演关晓荣以召鱼祭为主要祭祀活动来描写,从开篇就平铺直叙地开始描述整个召鱼祭的活动过程。通过对渔村长老口述的记录与表达,一幅生动、鲜活的祭祀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将达悟族人的社会生活样子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本章节让我们了解到了达悟族人祭祀过程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本岛达悟族居民3000人,出海乘八人舟,出海前念诵祈祷文,由长老来分配飞鱼,用牲畜的血召唤飞鱼,召鱼祭举行时村民唱歌。这些让我们再一次加固了对达悟族人的了解,而后导演又从社会地位上,描述了达悟族人的等级观念。例如,各个部族有自己的氏族,往往组成十人团,哪家的人越多,参加召鱼祭的人越多,说明人丁兴旺,参加召鱼祭时得到的鱼越多,在当地也就越有发言权。这体现了一定等级观念的不同社会地位。

接着,在描述完祭祀过程后,又从现实意义方面再次提及达悟人文化的传承。这主要从作者主观感受出发(198710月,导演来过此地,那时,当地充溢着民族文化的氛围,而今故友去世两位)事变境迁,老人去世,同时文化传承的任务交给了下一辈的年青人,时代的潮流却未曾因为老人的去世而停滞不前,在新文化的影响下,达悟族人渐渐淡化了对于传统的继承,致使古老的文明随着时代




的发展一点点地遗失。正如部落干部郭建平讲的那样,现在没人再买传统大船作为纪念品了,而当地的达悟族人为了生计,为了方便捕鱼也大都买了机器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木船已很少有人使用。这句话一方面表现了时代发展,当地古老的民俗在遗失,另一方面也说明外来人也逐渐对达悟族人的文明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减少了关注。再如当年达悟族人为了满足外来人的欲望,不惜打破禁忌,建造十人舟,如今也放入博物馆,其余的三年多的时间就损坏了,无人再过问起。导演这样安排,也正是希望通过村民委婉的说法,在此引起政府和影片受众的重视,力争为达悟族人保留下正在遗失的传统文明。再就是当地居民因为经济原因各自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祭祀的开展,因为有三成青壮年不在本村,活动就组织不起来,更何谈文化的传承呢?这也突出地表达导演惋惜并希望文化传承的良苦用意。

二、达悟族诗人蓝波安回乡

兰屿岛诗人蓝波安于19897月学业完成后,主动还乡。导演之所以安排这一特殊人物个例,表现诗人学成还乡,有其深刻的用意。一方面,诗人蓝波安接受了台北城市文明现代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他出生于兰屿岛达悟族人家庭,又具有典型的达悟人语言、体貌特征。而接受新文化教育和传统文化共同影响的他,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呢,以及所有文化冲突矛盾于一身的他,定会引起观众关注的兴趣,因此导演对于诗人内心和外在行动的描述可谓是影片画龙点睛的一笔,直接表现了文化对他造成的困惑,也间接表现了达悟族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导演眼中的蓝波安,是一位学业有成的著名诗人。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却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了返乡,这说明他具有达悟族人身上淡泊名利,热爱自由的特点。可是在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影响下,蓝波安回乡的最初,甚至对家乡没有热情,对部落文化和部落经验基本一无所知。他对于达悟族人交谈的话语无更多思维方式,也无更深交流语言,只有听的份。而最初在他心中,原住民的民俗文化理论根本支撑不下去。但是他通过努地融入本部族族群文化之中,通過日常的交际和对于神灵祭祀文化的感受,逐步让他真正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老而悠长,成为一名继承本部族民俗文化骄傲的诗人。在影片中,诗人蓝波安一再强调自己有了孩子,要让孩子也享有他小的时候拥有的生活,包括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也体现了老一辈民俗文化传承者迫切希望孩子成为一名有着对兰屿岛特殊感情的达悟族文化继承人的愿望。这一点,其实在蓝波安父辈对他的期望中已有所体现,蓝波安父亲希望蓝波安完成学业后立刻回家,继承达悟族人的民俗文化,要求蓝波安陪他一起造船,而蓝波安却更希望在台北工作,到自己在岁月的磨砺下逐步成熟,慢慢地理解了老父亲的良苦用心,方才悔悟,踏上返乡之路。这也体现了达悟族人两辈人之间的文化衔接。三、红头部落民俗文化的衰落

影片对于红头部落民俗文化的讲解,更多的是因为此部落拥有着悠久的民俗文化,对于部落文化的衰落,一定意义上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时代发展下,当地民俗文化或许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该继续保留其文化功能,还是让其自然消亡,让我们通过实例来做出判断。红头部落是最早拥有召鱼祭祀的部落,具有浓厚而古老的召鱼祭祀文化,而对于这样一个部落,现如今却再也没有承载着多人的大舟,这令当地的达悟族老者感到惋惜,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或是外出工作,或是抛弃传统,追求时尚,已无法向老一辈那样虔诚、真心地从事召鱼祭祀活动。但是每当召鱼祭季节来临之时,人们还




是很乐意一同外出捕鱼,平均分配打鱼的成果。这也说明,当代达悟族青年人一定意义上也继承了老一辈捕鱼的经验教训,这何尝不是文化变迁下,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变通呢?所以我认为,随着时代潮流的冲洗,一种文化能保留下来,往往是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或是传统的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发生变化,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文化才不会完全湮灭。这也告诉我们,在努力保留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要力求创新,使当前的文化样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达到则变,变则通。只有这样,文化才不会成为过去,时刻被后人所传承。

四、达悟族人对外地核倾泻的反抗和斗争

对于台湾政府向兰屿岛核倾泻的行为,起初,一方面台湾政府采取隐瞒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实行高压的政策强制进行倾泻。无视当地达悟族人保护家乡环境,热爱自然生活的权利。而当达悟族人部落民族自觉意识加强后,包括对于家乡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当地达悟族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意识加强后,主动发起并参与了多起反对台电的抗议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表现了达悟族人对于自然的渴望和对于家乡的热爱,他们自发组织形成团体,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他们生存的土地不受污染,可见其民族意识的强烈。虽然核废料问题目前并没有解决,但是达悟族人坚持不懈,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们为之佩服。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看完第四段之后,也为达悟人权利得不到保障而不平,可见第四部分起到了号召宣传动员的作用,使我们也想为维护兰屿岛安宁美好的生活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对以上四部分的描写,《人间》从一个平凡、亲近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达悟人真实的生活原貌,同时也从祭祀文化的描述中,了解到达悟族非同一般的民俗文化特点。更从个例使我们明白任何一种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达悟族人对文化的不懈追求和对于家乡环境的深切热爱与誓死保卫,也使我们体会到文化的传承和保留是一个坚持不懈,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作为学习人类学专业的我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更应从人类学视角出发,为那些即将暗淡的古老文明和文化点亮一盏闪耀的指明灯,指引文化走向更为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7]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8]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9]陸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0]梁海,王前.巫术与技术共同打造的艺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1]华明.回归传统(花样年华)细读[J].电影艺术,2003,(4).

[12]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4193ec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