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课程

2022-04-26 07: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博士研究生课程》,欢迎阅读!
研究生,博士,课程

博士研究生课程

“城市化与区域治理专题”授课安排



一、课程总体介绍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影响了城市与区域的治理关系。对城市化和区域治理的研究可以从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和研讨内容围绕城市化与区域治理内容展开,由三位教授分别主持讲授和研讨,分别是:马彦琳、徐顽强、王冰。三位教授讲授和研讨的侧重点不同,以下是三位教授提出的讲授和研讨主题和参考数目,请选修此课程的博士研究生认真阅读参考书目,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研讨要求:研究生应在课余进行分组和讨论,推举一位同学课堂主讲,其他同学补充。

二、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论文写作,也可以是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具体要求如下:1)字数5000字左右;2)内容与老师授课内容相结合;3)读书报告应是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中外学术专著和中外专业文献为主,且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相结合;4)注重本学科的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5)论文应有摘要、关键词,应列出所阅读的至少20篇近10年来的参考文献,文献要标注准确、前后对应,标注方式参照我校博士毕业论文的要求;6)论文应打印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7)交论文时间为开课当学期的最后一周,由班长负责收齐后交到学院研究生教务科。

其他:1)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一经发现,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2)已经公开发表了的论文,不能再以作业形式提交。

三、讲授和研讨的侧重点以及参考数目

(一)马彦琳教授的研讨主题和参考数目(8课时)

侧重从地理学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化与区域治理问题展开讨论。主要讨论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化理论研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公共政策、城市集群问题、城市与区域管治问题

请同学们提前阅读以下书目:


1)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3 2)郭克莎,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就业非农化,中国经贸导刊,200116 3)郭克莎等,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2 4)陈佳贵、黄群慧,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中国社科学20033

5)顾朝林,城市化的国际研究,城市规划,20036

6韦亚平,国外城市空间研究发展态势的选择性综述——兼论我国城市区域研究的几个重点主题,国外城市规划,20064

7Ye LinRegional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12

8Boris A.PortnovMoshe SchwartzURBAN CLUSTERS AS GROWTH FOCI*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49,NO.2,2009

9)刘彩虹,《整合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区地方政府间关系探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二)徐顽强教授的研讨主题和参考书目(12课时)

侧重从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角度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尤其是高科技园区在区域创新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展开深入讨论。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具体化,强调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和知识、技术、制度、资金、商品及人力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和最优配置。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作为区域创新网络的结点,在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以及促进区域的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方面,发挥着一种重要的粘合作用。

请同学们提前阅读以下书目:

1)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徐顽强.区域创新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 3)方兴东、蒋胜蓝.中关村失落.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4)王缉慈.高新区发展:不能雾里看花.2002326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三)王冰教授的研讨主题和参考书目(12课时)

侧重从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城市化与区域治理问题展开讨论。

城市化能够给人类带来福祉,因此通常对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发展”,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如何从伦理的角度看待城市化、如何应对城市化的负面后果,是研讨的主要内容。本主题主要围绕以下三篇文章展开研讨。


1Fourcade, M., Healy, K., Moral Views of Market Socie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33, 2007, 285-311. http://www.kieranhealy.org/files/drafts/moral-order.pdf

城市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同于市场化。不同学科对市场与市场化存在极大的分歧。本文对这些分歧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综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市场。

2)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城市化、市场化以及其他一切公共政策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的“善”,自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善”之一,是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本书对自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David A. Clark. Development ethics: a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vol. 29, no. 11, 2002, 830-848.

http://chinesesites.library.ingentaconnect.com/content/mcb/006/2002/00000029/00000011/art00001

发展意味着现在比以前更“好”,而“好”是一个伦理概念。以GDP衡量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狭窄的方面,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仅仅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社会价值则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本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增进更加全面的人类价值。

四、授课时间安排 授课人 徐顽强 马彦琳

授课时间

1117日下午、1126日下午、1210日下午 200530

1118日全天、19日下午

8001130200530 1215日下午、17日下午 200530

授课地点

公管318

公管318 公管3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6eb110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