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沁园春•雪》赏析

2022-09-29 23: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主席《沁园春•雪》赏析》,欢迎阅读!
沁园春,赏析,主席,822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毛主席《沁园春雪》赏析

作者:梁君文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6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还看今朝。

193510,中央红军主力转战二万五千里到达陕甘,11月一举全歼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东北军109师于陕西富县直罗镇。1936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主力红军打到山西,开通抗日前进的道路。1936221,毛主席率领红军总部从陕西清涧县河口渡过黄河,在山西石楼县辛关登岸。从陕北到山西,正值暮冬季节,大雪纷飞,高原雪景激发了诗人革命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当晚宿于义碟镇留村,毛主席写下了这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阙描写北方雪景,展现祖国万里山河雄伟壮丽的景象;下阙由山河壮丽引出中华英雄人物,评论历代英杰,抒发诗人非凡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祖国北方雪景,诗人把读者的视野直接引入一个冰天雪地粉妆玉砌的广袤世界。其中北国风光统领上阙内容,“千里”“万里两句互文见意,仗工整。诗人登高远眺,眼界广阔,千里万里绝非人的视力能及,但诗人的雄奇视野在大胆想象之中广为延伸,暮冬的北国,天地苍茫,山河一体。冰封屹然不动,“雪飘姿态轻盈,静动相衬,虚实结合。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以字引领,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由远及近,由虚到实,全景式地描摹出北国风光。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我国北方的雄伟景观和地貌特征,而这些正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形象。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的广袤无垠,空间的无限延伸,与前面的千里”“万里互相照应。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又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长城内外苍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了黄河变化之速,严寒威烈之猛。这四句是静态的描写,是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动态描写的蓄势。”“都是静物,而用”“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变直观为想象。随着诗人情感的跃动,眼前的山脉、高原也随着舞动奔驰起来,诗人赋予山原以生命,使它们人格化。其实和天公比高的是战斗在山原上的勤劳勇敢的人民,他们有着冲天的豪气,有着革命的情操,有着必胜的信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前十句是诗人眼前的实际景物,而这三句则是诗人心中憧憬的虚景。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在清朗中显得娇美。前后呼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89ddd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