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10-03 12:1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欢迎阅读!
群文,送别,策略,教学,阅读

送别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朱伶俐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0年第10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最大的特征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师生围绕着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探究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以送别诗为例,抓住送别这个议题,我们可以按照由外到内、由景及情,将其分为晓背景、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四点,运用比较和迁移的阅读策略,将具体的教学定为群诗送别之因的知晓、群诗送别之法的理解、群诗送别之景的对比、群诗送别之情的体会,深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明白送别诗的意义所在。下面,我便以这几个方面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送别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送别之因——对群诗写作背景的知晓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对友情甚为珍重,多情自古伤离别,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别之后,真的是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相逢,因此创作出了许多的经典送别诗篇。朋友间分别的原因多种多样,导致诗人在作品中寄托了不同的情感,表达了不同的情愫。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对比梳理背景的方法,让学生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分别、作者表达的不同思想和情感特征进行初步感知。

例如,在以送别诗为主题的群文教学模式下,我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赠汪伦》作为阅读对象,在初步阅读和小组交流作


品后,学生小组合作可以总结出:《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友人到偏僻荒凉之处为官;《别董大》是友人被贬离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是友人到繁华之地为官;《赠汪伦》是受到朋友热情款待,踏歌相送之后所作。在此之后,学生对离别原因各异、情感基调的不同分别概括:诗人抒发友人被贬或去偏僻之处时的惆怅之情;友人去繁华之地或受到热情款待离别后的愉悦之情。如此,学生对古人在不同情境下离别所具有的不同感怀有了初步感知,深化了其对古诗之情的一体性理解。 二、送别之法——对群诗蕴含诗意的理解

古诗以其短小精悍的写作特点勾勒出一幅幅隽永的图画,送别诗则浓缩地描绘出朋友间相送之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产生了诗意的多样化。正如同一件衣服着于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风格,同样是分别,因不同时期、不同原因,诗人心随情动则会采取不同的送别之法。因此,在送别诗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将其对送别之景想象对比,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蕴,感受到送别情谊的深切。

在这五首送别诗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知晓写作背景后,我先让学生根据诗意分别说出五首诗的创作位置,概括为路边、水边,让学生知晓:古代交通不便,人们远行采用水运和陆运的方法,因此送别之地也常在歧路、长亭、水畔等地。然后,在诗意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对比:离别容易相见难,诗人又会用什么独特的方法送别,让朋友在这最后一面中深深记住友情呢?学生回答道:《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以酒送别,《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诗中高适和王勃以话送别。我再利用多媒体图片,让学生重构李白与汪伦、与孟浩然送别的情景,得出结论:汪伦热情好客,以歌送别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以目送别。在此之后,让学生迁移讨论:在古代,还有什么送别方式呢?这个开放性议题,鼓励学生多思、多议,互相补充,这也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一个考量,最终补充出还有以柳送别、以乐送别、以花送别等方式。从对比到想象,学生体会到了古时送别的隆重,对送别之意有了进一步理解。

三、送别之景——对群诗写作意象的分析

作为诗歌灵魂的情由景生,不同的景物出现在不同的地点,具有不同的外貌,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从而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寄托着作者别样的情怀。因此,在送别诗的群文组文教学中,对其中所描绘的景物让学生加以关注、对比,才能更好地理解送别诗的特性。

在送别诗教学中,让学生知晓写作背景,理解送别之意后,对群诗中景的描写横向比较,对表达形式比较,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可以找出诗中柳、酒、落日、流水、烟等景物,体会到这些景物常在诗人表达送别友人离愁别绪之情时所用,古代诗人在与友人送别时,常常借助这些经典意象寄托自己离别的独特体验。进一步探究,李白的两首送别诗中皆出现了流水一意象,但却寄托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在《赠汪伦》中,水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是对朋友的祝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则通过水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虽未言


情,但情融景中,更显情意浓厚。在此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每首诗中的图片,尤其是经典意象的细节补充图片,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积累,认识到雨、山、云、草、雁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和柳、酒、月、水四大意象,让学生建立意向群,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独特离别情感的把握。 四、送别之情——对群诗抒发情感的体悟

送别诗的情感内涵十分丰富,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对送别诗中的共同情感和个性情感的对比、思辨,就成为古诗学习最重要的模块和情怀提升环节。

以上述五首送别诗群文教学为例,在诗意理解、意向建构之后,我让学生们结合二者对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情进行简单概括,可分为共同情感和个性情感两个方面。这五首送别诗的共同情感都表现为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表达了真挚的友情,但因寄寓不同呈现出多样化,所以有着其个性情感。学生在进行深层次的探究阅读、思辨、对比后发现:《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关切牵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失意的鼓励安慰;《黃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朋友间充满诗意的离别和内心向往;《赠汪伦》是对友情的赞美,是乐观之别。最后,我总结道:诗人依据自身经历,送别时情感亦多种多样,样离别几多情,这正是送别诗的魅力所在,让我们至今在阅读时仍能激发起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古代送别诗是诗歌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多种多样原因导致朋友之间分别,在离别之际,诗人以不同的方式倾诉心声,传递友情。在群文阅读教学背景下,以晓送别之因送别之法析送别之景悟送别之情这样的教学链可以成为送别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迁移,丰富学生的情怀。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小学)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979417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