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 郑州大学 网考资料及答案

2022-03-19 09:11: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民俗 郑州大学 网考资料及答案》,欢迎阅读!
郑州大学,民俗,中外,答案,资料

简述东正教。

东正教是基于正派神学与东方礼拜仪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也是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教继承教会。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那些方面?

一、经济的民俗:它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 二、社会的民俗:以家族、亲族、乡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 三、信仰的民俗:以传统的迷信与与俗信的柱式象为主要内容。 四、游艺的民俗: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试述基督教节日。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1、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为庆祝耶稣诞生,定于每年的1225日为圣诞日。2、复活节,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据《圣经》载: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3、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据《圣经》:耶稣于复活节前三天被钉在十字架而死,这天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规定复活节前二天星期五为受难节。4、圣灵降临节:亦称五旬节。5、感恩节:感恩节为美国基督教的习俗节日,起源于1621年。



浅析儒道文化。

在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产物,又在深层影响、制约着中国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在先秦的诸子中儒、道两家的视野宏阔、思考深邃、系统。二者相比较,老、庄更专注于对形而上问题,尤其是辨证之道的精微感悟,于世事主张避冲突发自然,于人生主张超尘俗的"无为",而儒家子孔子起,始终坚持视作不可分的浑然一体。




天葬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

割礼

割礼分为男性割礼和女性割礼两种。男性割礼即切除全部或部分阴茎包皮。女性割礼在非等地盛行,是千百年流传的重要习俗。

奔牛节

圣费尔明节,又称奔牛节。是属于西班牙纳瓦拉自治区首府潘普洛纳市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因为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著作《太阳照常升起》描写过其中奔牛活动而闻名于世。圣费尔明节在每年的76日至714日期间举行。在节日的几天里,每天都有6头凶悍的公牛追逐着数百名壮汉,沿着奔牛之路穿城而过,直奔斗牛场,场面极其惊心动魄。

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所有节目里最隆重、规模最大、节目内容最丰富发节日之一。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是指酸奶的意思,的意思。雪顿节同时又叫藏戏节展佛节



摩西十戒

又称十诫,传说是神在西奈山的山顶亲自传达给摩西的,是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告诫。耶和华亲自将这些话刻在石碑上,送给摩西。




毛古斯舞

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族语称为古司拔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是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即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即婚姻习俗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d9a915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