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中“美”的体悟

2024-03-18 11:0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古诗中“美”的体悟》,欢迎阅读!
诗中,体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古诗中的体悟

作者:巨普修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3

文学作品的根本特点是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反映生活的美,古诗也不例外,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力,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的呢? 一、弄清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古诗,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要欣赏它的语言美,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解词释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深讲、讲透是不现实的;但随便疏导,也不妥当,而应当为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服务。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古汉语的能力,从中体会古诗语言的凝炼、含蓄、变化。 认识古汉语中的通假:如王维《鹿柴》中的

了解古汉语中词的活用: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为形容词作动词用。 懂得古汉语中词义的变迁:如《山行》中的因为的意思。

还要理解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等知识。对于以上古汉语的语言知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求把字词句的意思让学生弄懂,理解准确就可以了。 二、融合情与景,体味意境美。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许多是描绘祖国山川的,诗人从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流露了思想感情,在诗中有所寄托,有所言志。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时,要特别注意这种融情于景,物我一体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味美。

如《山行》,全文无一字,却字字写秋景。每句又各有意境,互相衬托,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土黄茅舍,似火的遍山红叶,远近衬托,错落有致。在这样的画中,诗人置身其间,停车观赏,他那朝气勃勃、热爱生活的神情,呼之欲出。教学中要做到情不离景,景不离情,就能使学生懂得诗情画意,提高美的欣赏能力。 有的写景古诗,诗人在写景的同时,还直接地借景寄托自己的意志抱负,这样的作品,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进入是的特定意境。 三、分析识意境,感觉心灵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学习古诗语言形式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深入浅出地分析,使学生认识诗的思想,感觉诗人心灵的美。如陆游的《示儿》,这是一位爱国诗人行将谢世时的心情,这里表现得是诗人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精神,是祖国一定会统一的信念。朗读这首诗,我们怎么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去领会、思考这一点,去认识诗人的思想境界,感觉诗人心灵的美呢? 四、讲解知理趣,领会哲理美。

有些古诗中还有。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都是富含哲理趣味的诗句。诗中的语句十分凝炼,充满哲理,是千古传诵的佳句,这些诗中,饱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思想内容极大,常成为诗的警句。教师引导学生读这些诗作,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如珠妙语,理解其中的理趣,使学生领会诗的哲理美。 五、诵读品节奏,欣赏声韵美。

古诗平仄和谐,声韵动人,要用朗读使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情感,发挥古诗艺术感染作用。

引导学生诵读,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古诗的感情基调;其次,要注意实德节奏,并且还要背诵好古诗,当然,朗读和背诵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学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哲理美、心灵美的理解、感受是同时进行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要深入浅出,要准确,不违背诗的原意,不泯灭诗的光泽,更不要扼杀诗的灵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07cf3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