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利 读《论语》有感-杨慧

2022-08-05 22: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仁与利 读《论语》有感-杨慧》,欢迎阅读!
论语,有感,杨慧

仁与利

读《论语》有感-杨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经过了几星期的《论语》洗礼后,我的大脑也改头换面了! 在上《论语》之前,我不懂得什么是仁,但是我从小就懂得利。 曾经还信誓旦旦的认为把仁放在前的古人是很愚蠢的一种人。 他们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仁,而放弃“万能的钱”,真的傻到极致了! 不过自从我遇见了“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明白了什么是仁,但还是不明白古人的想法,当我又遇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我开始懂得了仁的重要性。直到我遇见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真的开始了解仁,崇拜仁,也开始明白为什么仁义摆在前的道理了。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是初次做人,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但我们又有相同的感受,在我们不理解他人苦楚时,就把自己不愿做的事转手给那人,想到这时,我明白了人应该将心比心,不为他人添麻烦,也为自己过的心安理得。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两者势均力敌,终己一生像在打一场灵魂的争夺战。在这时,仁便体现出重要性,如果一个心中无仁的人,面对贫困与富贵时,将会如孔子所说"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一样。因为他们往往都是以利益为主,当他们不愿意处于某种状态时,他们首先抛弃的便是仁! 用仁去换来他们所想要的生活,但终究如踩云上,摇摇欲坠。经过学


了这些我越来越明白仁大于利的道理,越来越崇拜哪些不为外界所动摇的人,越来越想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仁义的人!

在我刚想成为一个有仁义的人的时候,困难先踏入我的大脑!!!仁是多么的难形成,又是多么的难坚持!这时,天空突然漂来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告诉我们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论语》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实质内意,同时也让我们明白道理,更加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的这些仁。《论语》让我们知道很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34e8b5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