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草药评课

2022-12-25 14:3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神奇的中草药评课》,欢迎阅读!
中草药,神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中草药》中,老师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在探索中感知,在互动中学习,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体现出了新纲要中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精神。 一、选材来自生活,贴近生活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现象、特点,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要求我们培养幼儿对身边事物感兴趣。幼儿在生活中接触过中草药,有一定的感性经验。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一方面帮助幼儿认识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贵财富,同时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神奇、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二、目标制定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主题活动好坏的主要尺度。

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全面、具体、适宜。 本活动的目标从三个维度制定:

知识目标——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活动重点);能力目标——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活动难点);思想情感目标——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对中草药的兴趣。

目标的制定具体、明确,体现了科学特点,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难易适中。 (二)从目标达成来看,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 本活动中的所有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是紧密的围绕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活动中重点突出,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教学难点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 三、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结构分配合理

()教学思路设计围绕目标的实现层层递进。

安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幼儿实际,围绕着目标的逐一实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1.激发兴趣——观看《鹿茸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产生对中药的兴趣。

2.探究操作——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3.互动学习——和“老中医”互动,知道中草药的保健、治病作用,并根据药方尝试配药、泡药、尝药,感受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增进对中草药的了解,要我学——我要学,主动提问)

4.联系生活——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奇特的中草药,感受中草药的神奇,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5.激发情感——视频演示《走进大药房》,进一步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对祖国中药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二)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1.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合理,衔接恰当。

观看视频4分钟,幼儿感知、认识中草药9分钟,与老中医互动,尝试配药、泡药、尝药14分钟,观看视频了解神奇的草药5分钟,走进药房,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2分钟。

2.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探索、感知、观察、表述、尝试,除了教师适当的引导,大部分的时间是属于幼儿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

安老师充分利用《鹿茸救母》的故事、《神奇的中草药》以及课件《老中医答疑》等视频课件,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满足了幼儿兴趣广泛、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2.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

引导幼儿用看、捏、闻、尝等方法观察中草药,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外形、味道等特征。 五、教学效果

1.幼儿思维活跃,参与度高,气氛热烈。幼儿乐于表达,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2.目标达成。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都能够得以完成,不同程度的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

3.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对幼儿耐心引导、鼓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幼儿的爱国情感。

4.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教学活动以幼儿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

六、活动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1.活动的结束部分,在观看了视频《走进药房》,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后,就直接向老师们再见,与之前环环相扣的设计相比,显得有点突兀。

2.多次观看视频,有点重复。“老中医”这一环节是否可以请一位老中医或者请一位老师扮演中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请各位老师及同仁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46268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