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2023-01-17 15:0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欢迎阅读!
审题,脱贫,立意,攻坚,振兴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写作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某杂志特举办“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助力民族伟大复兴”大型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征稿,请你选择你对“脱贫攻坚精神”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写一篇征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分析任务:

共性任务: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个性任务: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某杂志特举办“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助力民族伟大复兴”大型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征稿,请你选择你对“脱贫攻坚精神”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写一篇征文。需要围绕“脱贫攻坚精神”,结合身边事例,自身实际来写。

分析材料,材料主要讲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及影响等。命题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生活。为了实现伟大复兴梦,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人物事迹。可以写对脱贫攻坚精神的认识、思考、感悟等。如在脱贫过程中,基层干部用心扶贫,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选取自己有积累的内容,围绕主题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

1)举四海之力,纳天下智慧,脱贫攻坚; 2)转换思路,精准脱贫;

3)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等。

范文展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这几年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年。

面对贫困地区、贫困人民,党和国家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在现行脱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不降低、不拔高的前提下,在扶贫干部们的努力下,确实有大批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了一大批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脱贫攻坚,我们最初的关注点放在物质脱贫上,温饱问题的确是人最本能的需求。我们对“三农”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鸡犬之声相闻”的农村、“看天吃饭”的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因此说起扶贫,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了“捐款捐物”的雏形,“扶贫”莫名地带上了一点“此高彼低”的姿态。其实,在物质脱贫的基础上,精神脱贫也相当重要,扶贫亦要扶起贫困群众的“尊严”“民以食为天”,谁敢说“三农”不重要?

贫困群众有尊严,才能让他们产生更多内生动力,自然而然地检视地区自身的陈规陋习,主动迈开脱贫的步伐。精准扶贫、深度扶贫,更多关注贫困群众的心理诉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贫困村大胆启用“先富起来”的致富能手做村支书,共商致富良方,让全村人都富起来。“贫”是穷困,也是精神上的贫乏。贫困群众需要党和国家选配的“主心骨”,让他们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丰富,引导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独特”的向往,再以这个“需求”为导向,扶贫。扶的是“贫”,也是他们的“尊严”

农民种的是粮食,需要的是知识。“希望工程”堪称精神扶贫的起点。那张“我要上学”的标志性照片,大眼睛女孩满脸都写着“渴望”20多年过去了,助学助困有了更为平等、自立的“作业本公益计划”,这个民间公益项目,面向中西部贫困中小学生,以学生个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6af72e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