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

2023-04-04 01:2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欢迎阅读!
经济学,原理,十大

经济学十大原理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N.Mankiw)概括出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涉及个人决策的原理有四个(原理一~四);关于人们之间如何相互交易的原理有三个(原理五~七);涉及宏观经济运转的原理有三个(原理八~十)

原理一:人们面临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们喜爱的东西。作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她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程,她就必须放弃用这一小时学习另一课程。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程的每一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以用于睡觉、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认识到人们面临取舍本身并每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取舍,所以,作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其收益是丰富的知识和更好的工作计会。其成本是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等费用的总和。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大学的成本。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当你上全日制大学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而言,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决策者应该认识到机会成本。如明星、运动员从事职业运动收入丰厚,因而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从事职业运动而不上大学。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运动。个人或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价格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往往改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识不到的效果。

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就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原理五:贸易能使双方受益

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变得更好。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美国人、德国人、印度人与巴西人一样,既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又是我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伙伴。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配。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看不见的手也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报酬。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要充足的食品、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保健。许多公共政策(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间接福利分配。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有时所设计的政策只是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人。有时政策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制定。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在美国,从历史上看,收入的增长每年为2%左右(根据生活费用变动进行调整之后)按这个比例,平均收入每35年翻一番。在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甚至更快。例如,在日本,20年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其实,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的总体生活水平高;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的总体生活水平低。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1921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3马克。1922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7000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升。这个事件是历史上最惊人的通货膨胀的例子,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由于高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了各种代价,所有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国,当物价平均每月上升3倍时,货币量每月也增加了3倍。美国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美国经济史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关的。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抉择 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取舍。根据普遍的解释,这种取舍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例如,假的政府减少了经济中的货币量。在长期中,这种政策变动的唯一后果是物价总水平将下降。但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将立即作出调整。企业印发新价格目录,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是说价格在短期中是粘性的。

由于价格是粘性的,各种政府政策都具有不同长期效应的短期效应。例如,当政府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6dc9edd0d233d4b04e69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