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12-23 03:1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古诗词,语文,思考,小学,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了一百多首古诗词,意境优美,语言精练,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由于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等原因,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染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法枯燥,缺乏美感。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过程公式化、教条化,使原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

2.学法单一,缺少灵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还往往局限于课堂。老师也盯着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极少推荐积累其他古诗。所以,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了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源头活水,校园古诗文化建设更是淡漠,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角度偏移,缺乏趣味。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也比较重视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探讨

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呢?笔者有以下几点肤浅的思考:

1.以读为本,体味美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得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要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2.以图配诗,感受意境。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例如,在教学《小池》时,可以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预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一定能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想象漫游,深入情境。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使课堂妙趣横生,令学生兴趣盎然。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以诵读为主、辅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

4.拓展阅读,以一带多。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应该寻找相关古诗,采用一首带多首的方式拓展教材,增加信息量。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可以进行启发式提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品味,培养学生学诗的兴趣。

5.巧用趣用,生成活动。温故而知新,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重温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带学生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游西湖时,来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诗自然的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如此,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古诗擂台赛、古诗闯关、古诗积分卡、诗词书法绘画赛、古诗汇演等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古诗渗入到孩子的精神家园,更滋养了学生的诗情。

总之,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引导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理解古诗词的哲理美,让学生在热爱古诗词中去欣赏它、学习它,从而使古诗词教学缩短距离产生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8d1fff75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