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蝉意象中的道家文化内涵

2022-03-28 16: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蝉意象中的道家文化内涵》,欢迎阅读!
文化内涵,意象,道家,谈蝉



浅谈蝉意象中的道家文化内涵

【摘要】:蝉作为一个生命意象,从诗骚始就出现于士人的笔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突出频率最高,这与道家文化背景相关。对蝉意象作剖析可以看出其反映了道家文化的内涵,并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的心态和道家文化对士人生存之道的影响。



【关键词】:蝉;意象; 道家;文化

蝉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意象,有关蝉的题材作品异常丰富。从《诗经》《楚辞》开始,蝉就开始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歌唱。从《古今图书集成》中所录蝉部艺文的诗词来看,数量已经达到七十篇,这些都是直接以蝉命名的篇什,而那些以蝉作为点缀的诗文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写蝉传统。为什么蝉这个小小的生命却受到了千百年来文人们的喜爱呢?大抵因为它勾连着人的生与死,其生命发展轨迹与人类的生命历程近似而又带有超越死亡的意味。写蝉作品从诗骚时代发源,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突出频率最高,亦与当时道家文化背景相关。



在古文学早期,蝉是作为一个表现季节的意象出现,其中包含的感情因素较少,是一个悲秋的意象符号。早在《诗经》中就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如蜩如,如沸如羹的句子。宋玉《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楚辞·招隐士》中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蟪蛄是蝉的别名)。又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这些诗作中,蝉之意象均与季节更叠有关,是物候变化的象征,其寄寓的多是伤秋之感。



在汉赋中有班昭、蔡邕等人的《蝉赋》。后汉蔡邕《蝉赋》曰:白露凄其夜降,秋风肃以晨兴。声嘶嗌以沮败,体枯燥以水凝。虽期运之固然,独潜类乎太阴。要明年之中夏,复长鸣而扬音。”“白露凄秋风肃一开端就带上了浓浓的感伤氛围,接下来写寒蝉,把蝉在秋天即将死去的具体事象,上升到普遍的自然规律高度来加以审视,暗示生命历程的起始和结束带有必然性,是期运之所然。最后两句要明年之中夏,复长鸣而扬音荡开一笔,承上文说明一旦超脱了个体和具象的层面,生死便会置之度外,不再成为拘累于心的羁绊。此赋借蝉况人,形象地阐明了庄老的人生哲学曲折地表达了生逢末世的士人对生命价值的体认。由于蝉的生命始终关涉人类生命盛衰,蝉之意象浸染着古代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汉代以降,蝉的意象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文人作家人格品性的代称,折射出别样的文化心态。魏晋以后,咏蝉的作品逐渐增多,尤以六朝以后开始大量涌现。许多文人作赋称颂蝉的美德,如曹植《蝉赋》惟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称颂蝉具有清素、淡泊、忠贞、耿介的品格。又如西晋陆云《寒蝉赋并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ba6d115fbfc77da369b1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