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

2022-07-02 03:5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欢迎阅读!
特点,儿童,发展,学习

3-6岁幼儿认知与思维发展特点



(一)幼儿感觉的发展

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劳动、与成人积极交往,各种感觉逐渐完善起来。其中,视觉和听觉在各种感觉的发展中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首先,幼儿已具有精确辨别细微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例如幼儿不仅仅辨别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而且还有按颜色名称选择颜色的能力。其次,幼儿视觉的随意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岁儿童在观看图形时,眼球追踪整个图形运动的次数较少,眼球轨迹是杂乱的;45岁的儿童在观看图形时,眼动轨迹几乎完全符合图形的轮廓;6岁儿童眼动轨迹几乎完全符合图形的轮廓。5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的认识图形,正确率远远高于4岁和3岁的儿童。另外,幼儿听觉感受性在音乐语言作业和游戏活动中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幼儿运动觉的细致性和准确性也有所增强。触摸觉和视觉的联系也开始不断加强,起初它与视觉一起进行,到后来就为视觉所控制,最后具有了从属的性质。

(二)幼儿知觉的发展

幼儿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及观察力的发展上。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表现在对物体的空间特性能进一步感知。辨别形状的能力逐年发展着,但对形状的细微差别还不善于区别,如不能区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幼儿逐渐能区分方位,能分清楚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相对远近,但对较远的空间距离还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已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但发展水平还较低,既不准确也不稳定,需要将时间与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进行感知。幼儿时期观察力的发展与感觉器官动作的变化有关。这时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观察有意性逐渐增强,观察时间逐渐持久,观察的系统性、逻辑性及概括性也在增长。

(三)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幼儿的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注意力有有意


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态。3岁前的儿童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幼儿期虽然仍以无意注意为主,但其有意注意有了高度发展。

(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由于言语的发展和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幼儿的记忆能力也开始全面发展,带有很大的直观性、机械性、不随意、易记易忘和不精确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以不随意的形象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初步发展。幼儿的记忆还很难服从于有目的的活动,记忆内容和效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象的外部特点和他们的兴趣。凡是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记忆,而抽象的、词的材料较难被幼儿记住;凡是为幼儿所熟悉的、理解的、有兴趣的、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易被幼儿记住,并能长时保持。约在67岁时,幼儿的有意识记的能力得到初步发展。

幼儿的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逐步发展。幼儿习惯于采用简单重复的机械记忆法,记忆事物的表面特征的外部联系。记忆理解材料时,机械记忆的成分减少,意义记忆的成分增加,且记忆的效果由于机械记忆。

幼儿记得快忘得也快。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易于兴奋,形成的神经联系极不稳定,儿童能很快记住新材料,尤其是他们所喜欢的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东西,但也容易很快忘记。

幼儿记忆不精确。幼儿记忆的完整性很差,经常出现脱节、漏洞和颠倒顺序的现象。幼儿记住和再现的内容往往是偶然感兴趣的个别对象或个别情节,而不顾本质的东西。幼儿易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

(五)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期是思维迅速发展时期,三岁前幼儿的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以后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并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六岁左右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概念、判断、推理等不同的思维形式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


概括抽象、理解等不同思维活动过程等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直观行动思维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先突出,这种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儿童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在幼儿阶段,直观行动思维仍占有一定地位,但幼儿的直观行动性与3岁以前儿童的特点比较,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突出的特点是概括性的提高,直观—言语性的概况,正在替代直观—动作性和直观—表象性的概括。这样,幼儿所解决直观问题的复杂性和自觉性都3岁前要高得多。

367 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就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现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比如记数要借助实物。

幼儿阶段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种思维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儿童喜欢问“为什么”,就是他们正努力探索事物内在奥秘和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ce9d62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