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和寒食节的区别

2022-04-06 04:4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寒衣节和寒食节的区别》,欢迎阅读!
寒食节,寒衣,区别

寒衣节

寒衣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民众都称他为鬼头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不少的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的亲人,所以称之为送寒衣。

北方将寒衣节和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鬼节。而关于寒衣节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还有朱元璋授衣的传说。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朱元璋授衣: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的前两天,在这一天,禁烟火只食冷食,而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不断添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勾斗,斗鸡等活动。

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中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衣节传统活动 烧寒衣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668b63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