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

2022-03-19 23:0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欢迎阅读!
下册,人教,语文,年级

第一课时

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奁(Iían) 灼灼(zhuò) 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ó) 凛冽(lǐn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二、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三、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明确: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提问: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t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种、热闹、有趣。雪罗了人的生命。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六、小结

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雪冬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69d35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