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_柳永的雨霖铃

2022-12-31 11: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柳永 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_柳永的雨霖铃》,欢迎阅读!
柳永



柳永 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_柳永的雨霖铃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全诗如下: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赏析一】

1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赏析二】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等语,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而不俗。 【赏析三】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柳永因作词忤仁宗,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他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702517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