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华佗

2023-02-16 06:3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聪明的华佗》,欢迎阅读!
华佗,聪明

《聪明的华佗》教学随笔(2010-01-11 14:58:23)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研究

《聪明的华佗》是一篇名人故事,课文写的是7岁的华佗通过用鲜嫩的青草,两手各拿一把,将两只相斗的羊引开的方法,解决了蔡医生提出的考题,从而蔡医生高兴的收他做徒弟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到问题,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是聪明。 教学过程中值得发扬的地方:

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 1、在什么地方找到问题的答案?

2自然段讲蔡医生出题考小华佗:让他把两只正在打架的羊分开。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两只羊是怎样打架的?你觉得应该在第几自然段?这个问题是让学生意识到,前一个自然段提出的问题,要到下一个自然段中去找答案。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 2、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理解课文

3自然段中华佗看了两只羊相斗后想: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教师提问:“什么是硬拉?硬拉怎么不行?”引导学生体会硬拉背后的问题,分析硬拉的后果。第4自然段华佗想出办法,教师提问:“这个办法怎么好?” 再一次让学生自主感受华佗的聪明,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凭空夸奖华佗,硬塞给学生华佗很聪明的概念。

二、在重难点问题上扩展问题,开阔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感受华佗的办法好,并能说出华佗怎么聪明。教师在每个点上都设置了一道扩展问题。学生体会出华佗的办法怎么好后,教师提问:“你还有别的方法把两只羊分开吗?”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最适宜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他们想象力丰富,言有趣,答案五花八门,不仅开阔了思路,还让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学完课文后,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不仅说出了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更有学生说:“教师选择学生时,要严格,通过考试才能收下。”这真是教师都没有体会到的,学生的回答好像还真是有些道理呢!

通过这节课的准备和讲授,让我有了很多新的收获,今后我会发扬优点,摒弃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ae8caab0717fd5360cdc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