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2022-05-23 22:5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素养,单元,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盈(yín) 篡改(cuàn) 教诲(huǐ) 杳无消息(yǎo) B.不辍(chuò) 燥热(zào) 悄然(qiǎo) 惨绝人寰(huán C.遗嘱(zhǔ) 骤雨(zòu) 粗糙(cào) 锐不可当(dāng) D.翘首(qiào) 屏息(bǐng) 镌刻(juàn) 深恶痛疾(wù)

2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必须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认准目标努力前行。 B.张伟同学刻苦努力,获得了手工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被他一事无成的表现折服了。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牵头成立亚投行上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 D.广西刘炳宇庄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 始建于民国,至今富丽堂皇。

3 . 2017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1 10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现代文阅读

5 . 《新语文读本》里余飞鱼的《生命的声音》中,“他”被困在矿井下,靠___________和吃煤延续生命,从而最终获救。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答题。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 .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10


7 . 评析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8 . 文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 . ①母亲为什么想走大路?②儿子为什么想走小路? ③面对母亲与儿子的分歧,作者怎样做的? 10 . 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情景默写

11 . 古诗文献写

(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 10


12 . 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 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3 .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 . 这首诗从体裁来看是一首 ,全诗以题目中的“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5 . 试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描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16 . 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阅读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①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②,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③。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④,



4 10


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⑤。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节选自《史记》

(注释) ①中贵人:指宦官。②纵:放马驰骋。③陈:同“阵”。摆开阵势。④所:表大约的数目。⑤纵马卧:把马放开,随意躺下。

17 .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广之百骑皆大恐”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C.何陋之有

B.久之,目似瞑 D.山川之美

18 .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将军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他的射箭技艺十分高超。 B.作者将中贵人和李广进行对比,赞扬了李广的英勇善战,同时也抨击了中贵人的无能。 C.中贵人带领几十名骑兵外出时,遇到三个匈奴人。这三个匈奴人射伤了宦官,基本杀光了骑兵。 D.面对匈奴的大军,李广命令部下下马解鞍的这一细节,体现出他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特点。

1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吾去大军数十里 去:___________ ② 是时会暮 会:____________ ③ 胡兵终怪之 怪:___________ ④ 引兵而去 引:____________ 20 . 翻译下列句子。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六、名著阅读

21 . 请你根据名著阅读的知识,以及对偶(对仗)的有关知识,将《西游记》《水浒传》中被搞乱了的一些章回目录还原。(答案以彼此字母代号搭配即可,不必抄写原句)3分)

A.观世音甘泉活树 B.荆棘岭悟能努力 C.青面兽北京斗武 D.木仙庵三藏谈诗

5 10




E、武行者醉打孔亮 F、孙悟空三岛求方 G、汴京城杨志卖刀 H、九九数完魔灭尽 I、急先锋东郭争功 J、三三行满道归根 K、锦毛虎义释宋江 L、梁山泊林冲落草 )——( )——( )——( )——( )——( )——(

七、综合性学习

22 .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走进父亲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搜集关于父爱的名言。(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明搜集到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并回答问题。

本报讯 截至记者昨日发稿,已有1 672位网友参与调查,93.1%的网友认为妈妈付出的多;更有55.17%的网友认为,妈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爸爸多两倍以上;认为爸爸付出更多的网友仅占6.90%,和学校的调查结果一样。值得回味的是,在被问到“日常生活中你最喜欢和哪个家庭成员玩耍”时,79.31%的网友都选择了“爸爸”。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在节日里发给父亲的祝福短信,请你结合语境,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祝您节日快乐!

八、作文

23 . 写作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脚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中,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



6 10


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发,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请把作文题补充完整;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端正,卷面整洁,600左右。

7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现代文阅读

12







三、情景默写

1

四、诗歌鉴赏

1



8 10




2





五、课外阅读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9 10






10 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b483f8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