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专硕如何选

2023-01-05 22:4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硕、专硕如何选》,欢迎阅读!
如何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学硕、专硕如何选



离研考报名结束只剩2天,打算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大四生徐雨璇仍在纠结是报学硕还是报专硕。“我还是想冲一把学硕,实在不行再调剂到专硕。”教育部提出预计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达到11使专硕和学硕“平分秋色”但在2015年研考报名中,仍有众多“徐雨璇们”把专硕当成学硕调剂的“备胎”。

专硕的前世今生,你看透了吗?

说起专业硕士,人们并不陌生,耳熟能详的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MPA)等。事实上,专硕最初是针对工商管理、工程师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设立的,主要面向在职人员。从2009年开始,专硕首次面向应届本科生招生。自此,“专硕热”就一发不可收,招生人数在总人数的占比从2009年的10%,升至2014年的40%。借着国家“每年将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并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学位计划按不少5%的比例调减”的东风,专硕已逐渐成为不少研考生的选择。

“既然专硕起源于在职硕士,又强调工作经验,更适合在职人员考,我们应届生凑什么热闹?”中国地质大学的张思博报考了学硕。在他看来,考专硕不能体现实力。虽然专硕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加,但在应届生中仍然“不受待见”。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似乎“低人一等”,除了考试门槛低外,不能向学硕调剂、学费高、学制短等都让考生耿耿于怀。

对于专硕,很多应届生还存留只有学位证而无学历证的印象。其实,面向在职人员报考的“单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即将离开历史舞台。专硕其实是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硕是“同一培养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研究生教育。目前,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少数专业不适宜应届毕业生报考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已达39种。从专业来看,金融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税务硕士等都带有与就业接轨的“应用”色彩。

既然是“应用”,就要和学硕的“研究”分开,专硕的培养问题也呼之欲出。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今年,各学校已陆续出台改革方案。

离研考报名结束只剩2天,打算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大四生徐雨璇仍在纠结是报学硕还是报专硕。“我还是想冲一把学硕,实在不行再调剂到专硕。”教育部提出预计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达到11使专硕和学硕“平分秋色”但在2015年研考报名中,仍有众多“徐雨璇们”把专硕当成学硕调剂的“备胎”。

专硕的前世今生,你看透了吗?

说起专业硕士,人们并不陌生,耳熟能详的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MPA)等。事实上,专硕最初是针对工商管理、工程师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设立的,主要面向在职人员。从2009年开始,专硕首次面向应届本科生招生。自此,“专硕热”就一发不可收,招生人数在总人数的占比从2009年的10%,升至2014年的40%。借着国家“每年将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并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学位计划按不少5%的比例调减”的东风,专硕已逐渐成为不少研考生的选择。

“既然专硕起源于在职硕士,又强调工作经验,更适合在职人员考,我们应届生凑

1 1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什么热闹?”中国地质大学的张思博报考了学硕。在他看来,考专硕不能体现实力。虽然专硕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加,但在应届生中仍然“不受待见”。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似乎“低人一等”,除了考试门槛低外,不能向学硕调剂、学费高、学制短等都让考生耿耿于怀。

对于专硕,很多应届生还存留只有学位证而无学历证的印象。其实,面向在职人员报考的“单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即将离开历史舞台。专硕其实是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硕是“同一培养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研究生教育。目前,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少数专业不适宜应届毕业生报考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已达39种。从专业来看,金融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税务硕士等都带有与就业接轨的“应用”色彩。

既然是“应用”,就要和学硕的“研究”分开,专硕的培养问题也呼之欲出。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今年,各学校已陆续出台改革方案。

专硕学硕“平起平坐”?任重而道远

我国原有研究生招生按经费来源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直属于“自筹经费”之列。相应地,一些学校按照考试分数高低分配免费的学术硕士和自费的专业硕士名额。“自费”、“分低”、“无奖学金”似乎成了专业硕士“低人一等”的标签。

去年,三部委相继出台《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等政策,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所有学生同样交纳学费,并同时享受奖助学金。这似乎让专硕“扬眉吐气”,实现了和学硕“平起平坐”。

然而,实现真正“平起平坐”的路还很长。“虽然学硕有12个学科门类,专硕有39个,但学硕还要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各学校自设的特色学科,考生可报考的学硕专业有上千个。专硕可报的专业只能在39个上下浮动。”外经贸研招办主任蔡永明说,考生可选择的专硕专业狭窄,在有限的专业范围内和学硕竞争,打的不是“数量仗”,而是“质量仗”如何提升专硕的教育质量,是每所学校的当务之急。“去一线”“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以实际案例做论文”等专硕培养模式的改革,让各学校煞费苦心。

北师大在专硕改革中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做了“减法”,今年停招体育硕士等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率近3年从未达到100%的培养单位,学校自2015年起原则上停止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表示,学校今年对于分类招生的“大洗牌”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重新分配招生名额,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让招生名额从“冷门”向“热门”流动。同时,有些专业专硕前景不看好,就要一心一意搞学硕建设。

究竟是否报考专硕,还是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考不上学硕还可以调剂到专硕”会越来越难。“不少专硕报考火爆,没有调剂名额,而且有些专硕不允许从学硕调剂,如会计学到会计硕士,法学硕士到法律硕士(法学)。不少考生报考时可能并不清楚这一点。”北科大研招办主任刘成杰提醒道。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efbb4f33d4b14e842468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