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练,历练

2023-03-29 19:01: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练,历练》,欢迎阅读!
历练

历练,历练

初一有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文中娓娓道来,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追念,并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无论是独自到邮局寄信,那时候可是日军侵华时期,还是照顾年幼的弟妹,父亲都是在有意识地历练女儿,让女儿快速长大成人。以至后来父亲病危住院时,女儿表现的从容不迫,这都是父亲着力历练的结果。 这次讲课,我就把它当成一次历练。

历练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起初接到任务的时候,我信心满满。因为这堂课我曾经讲过,而且颇受赞誉。所以看了看书,备了备课,就匆匆开始试讲。可是第一次试讲的效果并不理想,远不如我预想的效果显著,学生没有发动起来,也没有投入到文本中去,情感当然得不到升华。这次试讲无异于当头一棒,把我最近一段时间积攒的自信打得四分五裂,消失殆尽。有失才有得,思来想去,这不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试讲正好给我敲响了警钟,学生千差万别,性格各异,北湖中学的学生更是陌生,当然不如我在自己班,知己知彼,再加上长期潜移默化的训练,讲课的时候,调兵遣将,指挥若定。这次试讲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致在后来的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状况,做好最坏的打算,做足充分的预设,真正做到了备学生,以学生为本。

历练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是只知己,而不知彼,又如何做到百战百胜呢?这是一个难题,也是真正考验教师基本素质,驾驭课堂能力的一次硬仗。硬仗当然需要硬汉,硬骨头,看谁硬过谁?利用星期天监考时间,我冥思苦想,反反复复揣摩,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过渡,眼前是挥之不去的课堂学生,学生课堂。思来想去,我终于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找到了新的突破。这就像管道升写的: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原来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先前的泥塑的我,现在必须打破,用水调和,重塑自我。此后我又试讲了一次,全新的理念,大胆的突破,精心的设计,结果一败涂地,学生根本不买账,竟然没有讲完。这一次,我是彻底崩溃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讲好这节课,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否有效。我觉得我不会讲课了。我连续看了好多回以前讲得比较满意的课,思路大致相同,看来破旧立新真的不容易。我开始彷徨,无所适从。

历练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北湖之行如期而至,我却心怀忐忑。看着别的老师自信的笑容,我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我先听了北湖中学张秀芳老师的课,张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教学严谨的老师。她的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而又时有创新,是一堂古朴又不失新颖,实用又不失趣味的好课。我在听课时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渐入佳境,找到了上课的感觉。课堂教学进行得出奇的顺利,学生争先恐后,积极活动,课堂达到了一次又一次高潮。例如有一位同学介绍《牛郎织女传说》时,高度概括,语言凝练,且突出了其悲剧色彩,博得了满堂的喝彩。在小组展示诗歌朗诵时,一小组展示一次还意犹未尽,还想争取第二次展示。学生无比的投入,是对教师最大的褒奖。还有一个小组在理解展示时,大胆创新,令我始料未及。直到评课时,一位老师还耿耿于怀,为其鸣冤翻案,令我倍感内疚。可是反过来一想,连听课教师都融入课堂,和学生一起或悲或喜,难道不是我的意外收获吗?评课交流时,我思如泉涌,把我最近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例如我特别介绍了我对我校课改模式--的理解和运用。 以自主学习为主,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以品味语言、感悟主题思想为主,旨在锻炼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枯燥无味的品味语言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小舞台;以拓展运用为主,旨在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学以致用,发展提高。我的见解得到了马老师的充分


认可,以致在后来的评课过程中经常拿我的课做例子。例如他特别强调了课堂的实效性就在于课堂交流,而评价课堂交流的依据主要看学生活动是否充分,生成是否真实广泛。

虽然北湖老师有着极高的修养,本着对外来和尚的礼让,评课时说了很多好话,溢美之词,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还是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和缺憾的,所以神马都是浮云,不值得以此自矜。但是仍有一位老师的评课,让我倍感光荣与自豪。那位老师说,两堂课就好比是两盘棋,张老师的一盘,调兵遣将,运筹帷幄。而杨老师的一盘,棋子全活了。这位老师所说的正是我所追求的: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让小草和鲜花同样享受阳光,这才是教育之本。

这次讲课,让我深刻认识到,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真真是至理名言,没有一堂课能随随便便成功,必须经过迷茫——沉静——奋起三个过程。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人生如此,教学亦如此,我的人生在讲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00f651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