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高三家长

2022-05-16 11:1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做好高三家长》,欢迎阅读!
高三,家长,做好,怎样

怎样当好高三毕业生家长



孩子到了高三,家长可谓“费尽心机”。事关孩子前程的关键时期,哪个家长敢怠慢?在高考咨询现场、在书店、在家里,最忙碌、心焦的人,就是家有考生的父母了。然而在高三这一年,家长究竟该如何帮孩子呢?

建议考生家长从以下四个方面保持良好心态。

1.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刻意制造紧张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生活习惯无需作大的改变;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和学生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

2.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

3.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三个“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

4.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记忆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试紧张;压力和焦虑等。相信只要做就有可能,用微笑传递你的信任、激励和关爱。 家长怎样帮助学生解压

高三学生常见的不良心态

1.浮躁心态。临近高考,学生心理负担加大,表现为焦虑、浮躁。由于升学愿望强烈,急于提高成绩,结果欲速则不达,进而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这种心理在成绩中等的学生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随成绩的波动,静不下心来,习动力不足,影响了学习效果。

2.暴躁心态。高三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感情受到压抑,情绪容易激动,行为上表现得比较暴躁,对家长、老师和同学,要么沉默寡言,要么激动、暴躁,有时会因小矛盾而导致严重后果。既分散了师生的精力,又影响了班级的备考气氛。

3.寂寞心态。由于学生学习、生活单调,缺少交流与沟通,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呈现出寂寞、枯燥的心态,他们渴望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安慰、同情和鼓励,表现形式为渴望放假,喜欢回到家里看电视或独自躲在房间。

4.封闭、保守的心态。高三学习竞争激烈,导致有些学生担心别人超过了自己,学习保守,不仅不回答别人的提问,不和别人交流学习方法,而且有了疑问也不愿问别人,把“问”看作是在浪费时间,“闭门造车”,把自己封闭起来,呈现出缺少合作的保守心态,影响了学习效率。

四招减轻学生压力

进入高三,测验、考试众多,学生面对高考有很大压力,家长生活得也不轻松,但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要给学生减压。这里给家长介绍几种减压法,不妨一试。


1招:为学生打气。不要让学生单独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和同学一起温习功课,相互讨论、切磋,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当学生情绪有变化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战胜暂时的困难,最后赢得比较满意的考试结果。 2招:给予赞美和肯定。家长平时要多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赞美和肯定,这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段时间,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焦虑情绪,家长这时不要明显地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焦虑扩大而变成压力。 3招:要有放松心情的时间。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学生,不妨试着放下担心,放松心情,利用空余时间陪学生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比如到公园散步、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甚至看看电视,让脑筋稍微休息休息,这对应付考试都有帮助。

4招:合理看待自身实力。高三不主张题海战,但适当的备考模拟是必须的。高三考试多,学生的紧张情绪自然会产生,有些孩子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认为自己不行了,进而产生苦闷、自卑心理。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认识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

此外,要帮助孩子分析考得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也许是老师出题太难;做好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孩子压力过大时,要告诉他们“高考不光是对我增加了压力,也对所有同学增加了压力,面对考试,人人的心里都在‘打着鼓’,或许他们心中的鼓比我打得还响呢?”

家长如何给学生帮助

建议1把学习权交给学生。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 “你怎么会学不好数学当年你爸爸数学在班上可是第一名”“我们全家都是本科生,你怎么成绩这么差”……现在,由于许多家长有急躁情绪,平时不与孩子沟通、谈心,而是天天唠叨,老是埋怨孩子,造成孩子反感,形成对立,反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孩子大了,要尊重孩子,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身教重于言教,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建议2后勤服务要适度。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碗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另有一些家长,临到重要考试时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学生买营养品、补脑液之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情况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学生,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学生,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学生身边。

建议3调整好心态,不要盲目攀比。对高三期间的考试、测验,家长要保持正


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能力,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更不能因为孩子一次模拟考的得失而论英雄。

建议4收集相关信息。高三学生忙于紧张的学习,这时就要发挥家长搜集信息的优势。家长可以从高考书刊、高校历年招生简章、当地报纸等获得报考志愿的信息。像文体特长生、高校自主招生等,都有特定的报名和考试时间,一旦错过就无法参加。及时了解当年高考形势和专业情况,对孩子填报志愿是十分有益的。但不能过早地与孩子讨论志愿填报的事情,避免孩子分心。 建议5可提醒学生注意四项内容 ①抓住课堂听讲不放松,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高考前,一些学生喜欢“开夜车”有的甚至熬到凌晨一二点,这反而会影响白天的听课质量,得不偿失。 ②抓住教材不放松,高考中许多基础知识来自教材,不读书,只做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归教材才是根本。

③练习中找出同类题型解题规律。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见多识广,提高能力,在做题中寻规律,找方法,清思路,提高能力;另外,考生要注意多回顾、总结各类题的解题规律。

④抓错题,建立错题档案,找病根,寻原因,找规律,错误就变成财富,不断总结错误,犯过的错误不再犯,提高成绩有把握。

高考临近学生家长五大忌语

忌语一: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多数高三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反复谈目标,尤其是定下某个目标,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忌语二: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有的家长为给孩子减压,故意提出可以“复读”。如果这样,也会让孩子觉得家长说了“可以复读”,因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忌语三: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紧张的备考期间,孩子适当做一些其它的事,既是换脑,也是一种放松。 忌语四: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上大学,尤其考上重点大学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高考考查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检验学生的耐力、冷静、应变等学习品质。 忌语五: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大学,你像他一样就好了! 学生高考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在高三一年中应该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2b71b8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