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和胡公石与标准草书

2022-12-11 21:1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于右任和胡公石与标准草书》,欢迎阅读!
于右任,公石,草书,标准

于右任和胡公石与标准草书

人名帖仿书之,点画部位无差也,而妍媸悬殊者,笔活与笔死也”。他认为“书法无他巧,多写便工”,讲求自然,“平时我虽也时时留意别人的字,如何写就会好看,但是,在动笔的时候,我决不是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一个人的字,只要自然与熟练,不去故求美观,也就会自然美观的”。虽然于右任于北碑用功甚勤,但笔下绝无对斧凿痕的描摹,而是振笔直书,磊落大方,与世俗写碑判若霄壤。他的草书已经对历代诸家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自然不必再走回头路,而后来的“标准草书”学习者,不受于右任影响的着实不多。也可以说“标准草书”其“标准”可以作为学草书的津梁,心领神会,落在虚处;而实践上,落在草书本身,实处落在于右任草书上,以至于很多人很多情况下提到“标准草书”,已经与于右任草书不分彼此了。也可以说,于右任草书在实际上已经成为“标准草书”范本。为了论述方便,我们仍称其为“标准草书”。

于右任之后的“标准草书”学习者,把于右任草书定“格”,以便于初学,也是势在必然。胡公石对“标准草书”的规范与完善,毫无疑问是功不可没的。他在书法实践上,也多以“标准草书”示人,可以说是于右任“标准草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坚定的传承者。19846月,胡公石倡导重新创立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并兼任社长。他积极组织和动员有志于“标准草书”事业的同道友好,从事“标准草书”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加强国际与地区间的学术交流,开创了“标准草书”事业的新局面。胡公石在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千字文)的基础上,整理和编写了《标准草书字汇》, 1994年底,胡公石又邀请海内外同门编辑出版了《于右任先生手札》,1995年出版了《胡公石标准草书草圣千字文》。

从风格上看,胡公石草书踵武于右任是毋庸置疑的。胡公石对于右任草书的传承是有选择的,在字形上,无论作为书法家的于右任的草书还是作为草法规范的“标准草书”规范,无论如何是含糊不得的。在用笔上,胡公石对于右任感性化、情绪化的表现心向往之,而笔下却非常理智地放弃了,这无疑是明智的,感性化、情绪化的东西是非“法”的,是不可捉摸、不比模拟的,真要规行矩步,必然东施效颦、画虎类犬。胡公石对“标准草书”的理性梳理与笔下的理性实践,不惟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上为“标准草书”学习者做了示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性选择,胡公石草书在风格上与于右任拉开了距离。他笔下的字不复于右任的汪洋恣肆、不衫不履的做派,而以文质彬彬、恬静文气见胜,以至于很多作品,无论字形、笔法还是气息,都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于右任草书与怀素《小草千字文》渊源极深,胡公


石直接或间接(经于右任)得其滋养,并不奇怪,而风格上的主动选择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怀素到于右任到胡公石,从怀素《小草千字文》到于右任草书到胡公石草书,其间的传承轨迹,对后来学者可以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魏春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33265daaea998fcd220e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