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2022-03-21 07:1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欢迎阅读!
专业标准,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体育教学在德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责任感、荣誉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的精神。我们要认真的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在贯彻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许多体育教师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误解,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像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硬性规定,因此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些教师把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或内容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譬如田径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耐力要求高、负荷量大的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所以有的体育教师主张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田径教学,然而平时的表现表明:学生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殊不知,田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导向标的作用,学生的兴趣是考虑的因素,但学生的兴趣大都不尽相同,假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进行教学,则很可能出现散漫的局面,不仅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满足。教师应该根据体育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定相应的课程计划,争取达到双赢。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体育有基本认识和积极态度,懂得健身的意义,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掌握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能运用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进行经常锻炼,同时要具有独立进行健身的能力和习惯。知识和技能只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中介,不是能力自身,所以学生健身能力的形成是以身体为基础,知识技能为中介,通过专门的教学、专门的教学内容和专门的方法实现的。

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主体,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兴趣”转,学生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实际上是放弃教育职能的表现。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首先,教师必须献身教育,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师德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要树立终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怎样才能做到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呢?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防止只热爱个别尖子、只育个别高材生的倾向,要有育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思想,而教师能否真心实意地面向全体学生,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对待后进生的问题。后进生能否成才?俗话说就是歪脖子树歪脖子树的特长。历史上,曾一度被视为差等生歪才最终却成为杰出人物的不乏其人:达尔文、居里、拿破仑、拜仑、海涅、爱因斯坦等,这些伟人都曾被视为难成器的差等生。像海涅这样一位德国大诗人,曾被老师斥为对诗一窍不通的德国山沟里出来的野蛮人;像拿破仑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在巴黎军事学校学习时成绩只得过42名。这都说明了差等生以其特长往往可以成就大才。我们不能忽视对中下等生的培养和教育当然重视高材生、培养尖子生是我们教育学中心任务,而在培养优秀生、尖子生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中下等生的教育。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拘一格育人才,要因材施教。对优秀学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其发扬创造精神,偏才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歪才要象病梅那样加以扶正,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正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

对学生负责不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做到诲人不倦。诲人不倦,首先要深入切实地了解


学生,要知人知心,俗话说:种花需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当一名好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不只是识其人,而且还要知其心。诲人不倦,还要耐心细致地教育生,不能急于求成,简单从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细雨,滋润禾苗成长。教育学生也是这样,需要潜移默化,坚持不懈。

其次,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正人先正己。每一位教师只有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的满意效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要做到以身立教,首先要胸怀宽广,做出表率;其次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身教重于言教

以身作则固然重要,为人师表更不容忽视。一个人的仪表、风度往往反映出这个人的思想风貌、文化素质。比方说,女孩子喜欢美丽、漂亮,男孩子喜欢帅气、潇洒。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向外人做广告,在展销自己,以求外人对自己的认可。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衣着、举止、语言,体现出内在的知识修养,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总的说来,教师的仪表必须整洁、朴素大方;举止必须端庄、得体。在举止仪表方面,周总理曾有过这样的格言:脸必净,发必理、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也就是说,举止要端庄有气质,仪表要整洁有风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举止、仪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体育课教学实行选修制体育教学实行选修制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实现终生体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教学从中学开始基本都采用选修制,我们要有计划地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实行体育选修制教学,逐渐在全国普及.使我国的学校体育同发达国家同步发展,使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线的教育向强身育人的目标转变,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

体育教师只要具有了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能把最新的理论巧妙的结合起来,就能在体育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为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必须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特别是双修t3制度实施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增多。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分担对学生进行体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3b747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