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童年的发现

2022-03-29 01:4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3童年的发现》,欢迎阅读!
童年,发现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 教学设计

课题:23童年的发现 时: 2课时 主备人:张 使用人:张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感知“胚胎的发育规律”这一发现过程:梦见会飞——请教原因——痴迷研究——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板书“童年的发现”。童年总是充满幻想,喜欢研究。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你曾经发现过什么?

2、今天我们将一起去了解一个孩子童年的发现,去追寻他的发现轨迹。齐读课题,看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你们真善于提问,简简单单的一个课题你们居然能提炼出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两组)——说说易写错的笔画(在作文稿纸上书写)——齐读

(胚胎、祸患、惩罚、澄澈、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翻来覆去、绞尽脑汁、厘米、情不自禁、困窘、羞愧、幸亏、驱逐、迫害)

2、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构建话题,合作交流

1、思考:通过第一次的朗读,哪些问题我们能很快解决了?(谁?什么时候?“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2、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我”童年的发现,在这段话中划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请你读通顺、正确。


4、在我得出这个结论后,我是如何想的?(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真的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吗?谁是知道这个道理的?请你从文章中找找答案。

5、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知道进化论是谁提出来的吗?(教师根据课件简介达尔文和进化论) 7、通过刚才的介绍,请你再次读读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非常了不起,求知欲望很强……)

我和达尔文身上有共同的特征,同样对待有疑惑的问题,我们都是怎样的?

8是啊,“我”一个9岁的孩子竟然能发现这样伟大的一个规律时,想象一下“我”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兴奋、激动……)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四、重点提升,品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生物进化论是科学家经过多年论证才得出的,而小作者在9岁时就得出了和书本上的知识相同的发现。“我”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作者是怎样发现的?

分小组合作学习(用几句话来概括) 2、小组汇报,课堂交流。(教师板书)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板书:梦见飞行)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板书:请教原因)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板书:痴迷研究)

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板书:发现规律)

3.在作者的发现过程中,你觉得哪一部分你也曾经碰到过,能引起你的共鸣? 五、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在梦中飞翔是那样神奇,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那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想象一下小作者还飞过了哪些地方?

课堂书面练习:我飞过( ,飞过( ,飞过( )……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见飞行 请教原因 痴迷研究 教学反思: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讲读课文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该怎样进行朗读感悟,包括朗读到底有哪几种形式,分别该怎样地表现,读完并感悟之后,该如何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是按顺序汇报还是抓重点词语汇报,抓重点词语汇报又该分几步等等问题的指导,那么我想坚持着这样做下去的话,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4a2ec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