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成语典故精选2篇

2023-02-23 03:0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成语典故精选2篇》,欢迎阅读!
此地无银三百两,典故,成语,精选

此地无银三百两成语典故精选2

此地无银三百两成语典故 篇一

是说愚蠢的'人,做了错事,想用隐瞒的办法掩饰错误,只能是欲盖弥彰。这一民间故事的出处,似已无从深考。但见诸文字的近似记载有这样几种: ① 晋代皇甫谧《笃终》对于厚葬诲盗曾说:“夫葬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不得见也。而大为棺椁,备赠存物,无异埋金路隅而书表于上也。”这文中所说的“埋金”“书表”,到了民间,很可能就具体化为“普及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② 据《水经注·湍水》载:“魏征南军司张詹墓”,怕被盗掘,做得又小又低,很不起眼。还在墓碑背面刻了几行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丹器不藏;嗟兮后人,幸勿我伤!”明确表白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一招,还真有点灵验,“自后古墓旧冢,莫不夷毁,而是墓至元嘉初”还安然无恙。但到了元嘉六年,也终于被掘了:“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有二朱漆棺,棺前垂竹帘,隐以金钉……”好家伙!原来墓内极为宽广,充积金银财宝!然而最后,这不还是被“隔壁王二”所偷了。

③ 据说从前有一个叫张三的人,靠做小本生意维生。苦积苦攒,好不容易积下了三百两银子。老汉看着银子发了愁,藏在哪儿才保险呢?想来想去,有了,张三把银子放进一个坛子里,埋在自家菜园里。埋好了银子,张三还是不放心。心想如果声明菜园里没有银子,别人不就不会去偷了嘛!于是他做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二天早上,邻人王二拾粪经过菜园边,看到张三立的木牌,不禁喜出望外。思忖道:“张三这不是蠢到家了吗?立此牌明明是告诉别人此处有银三百两啊。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于是王二三刨两刨,刨出银子,拿回家去了。回到家,王二想,“我是张三的近邻,张三丢了银子第一个就会怀疑是我偷的。怎么办才好呢?对了,不如写个条子,表白一下,免得张三赖在我头上。”想到这里,王二写了一张纸条,贴在张三的木牌上。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那种不打自招的笨拙行为,叫做“此地无银三百两”





1 2


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成语典故 篇二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的半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

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b66d9d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