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杜甫

2023-01-10 23: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绝句杜甫》,欢迎阅读!
绝句,杜甫,古诗

古诗绝句杜甫

“绝句”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杜甫大家很熟悉,在古典创作上,在各种体式上应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地,那么其中就包括《绝句》。这首诗写作于杜甫整个漂泊在西南天地之间的一个作品。杜甫的诗又叫诗史,就是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遭遇了唐朝由胜转衰、爆发安史之乱的时期。爆发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有一段时间流落在战乱中,其间写了三立三别,然后到了四川做人家幕僚,投奔了一个叫严武的人、一个节度使,如此他生活相对平静,故而在这个时期他写了很多诗。

实际上老杜的诗到了四川以后格律上越来越精彩,所以他的《秋兴八首》是精彩绝伦的作品,当然我们不是讲《秋兴八首》,我们要讲的是另外一首短诗,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于公元746年,此时杜甫在草堂生活。杜甫草堂今天在成都,我们去都能看到。这段时期相对来说生活是比较安定的,所以杜甫写了不少的诗。其中就有这么一首写春光的诗,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一首七言,“两个黄鹂”,黄黄的鸟,在中国黄鹂较多的有黑枕黄鹂,有白、黑色的,而主要是黄色的,它们很会鸣叫,声音很悦耳,黄鹂是候鸟,它来了便代表春天来了,这也是黄鹂之所以能跟翠柳相结合的原因,“两个黄鹂鸣翠柳”。

在他写诗的时候,他未必是对着一棵柳树看上边有没有黄鸟,这


只是一个印象。他在印象中综合了这种美好的东西,把它们抓在一起,“两个黄鹂鸣”,滴溜溜地叫,“翠柳”,这个“翠”字好,“翠”,我们今天说有翡翠,一般是绿色的,所以翠是形容绿色的,形容绿得仿佛颜色要滴下来。而黄鹂、翠柳,即是将嫩黄色与翠绿色加在了一起。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柳树上有黄鹂。

“一行白鹭上青天”,究竟那个“行”是一个跟着一个走,还是来了一排往高处飞呢?我们可以做不同的想象。总而言之,这里用了“一行”,不是一群、不是一帮,诗人是要故意勾勒出这线条,使整个画面具有整洁的美感,不致画面之间冲突,用“两个黄鹂”搭了“一行白鹭”。杜甫的四川生活相对平静,看到的是黄鹂、白鹭,他将这些组织起来传达给大家,从而把诗人自己的喜悦表现出来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草堂往西看就是山峰。四川盆地的西部,我们很熟悉,有汶川、映秀等地。而实际上它的西边就是紧贴青藏高原的东面,尽是崇山峻岭,像岷山,那里的雪千年不化,在成都平原上,在春天这个空气透明度极好的时候往西看,千里的岷山上顶着的是千秋雪,多少年都不化的雪。这个景象至此发生了变化,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近景春光跟远处的高山、千年的积雪联系起来了,它使这个光景更加地清爽。

另外这里展现的心胸颇大,“窗含西岭千秋雪”,若是坐北朝南,即他的右手方向看到的是这样的光景,荡开去,意象非常生动。其中的“窗含”,写到了他的家,诗人回到了草堂,而屋内的西窗是长期与他相伴的,像老天爷专门卖给他们的一张画,一看便可看到岷山,看到岷山千年的雪。这是西面,“窗含西岭千秋雪”。

其后,则又回到了门,窗对门,西对东,“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就是今天的江苏,实际上也可以泛指长江下游。岷江在都江堰,而都江堰那儿划成内江、外江,然后向下流淌,遂造就了成都平原的繁荣和富饶,且这两个江将来还要汇合到一起,然后注入长江再往东流。

所以“窗含西岭千秋雪”,首先,高大的山峰、千年的积雪,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e3020d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