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2022-10-30 05:01: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欢迎阅读!
送别

(一)、新歌导入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你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小组抢答游戏(播放:《枉凝眉》《敢问路在何方》《只忘了一些》《化蝶》等等音乐)请同学们找出这个歌曲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影视音乐(在播放:《童年》《外婆家的澎湖湾》《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几首音乐)找出共同特点:校园歌曲。引入今天得课题:学堂乐歌《送别》。

学堂乐歌介绍:同学们请看屏幕,为什么老师出示的是——“学堂乐歌”之《送别》呢?(师总结:1901年清政府实施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改良措施,那么“私塾”就变成了“学堂”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了学堂后就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并开设了乐歌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后来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送别》。) (二)、作者介绍

词作者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性人物,1880年生于天津,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祖籍浙江平湖市,原名广侯,号叔同。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教育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一身。也是一代高僧,人称弘一法师。截止到1918年出家为僧那一年共创学堂乐歌五十余首,其中代表作品《送别》,历经百余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这支歌对离愁的渲染一直感染到今天的人们。 词作者是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名·名·姓)。李叔同1905年到日本留学期间非常喜欢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曲调,就借


用了《旅愁》的曲谱创作了《送别》而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又是借用了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 (三)、学习歌曲

1、谈谈离别: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也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别人离别的场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心的想一想,然后说出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离别。

2、朗读歌词: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深刻体现了离别的忧伤与凄凉。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情绪。板书:“觚”gu)古代饮酒用的青铜器,也有用“斛”(hu)、“壶”等字的。

3、欣赏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播放视频《送别》)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

4、学唱歌曲。让学生跟唱一遍。师提出要求:一是八处长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拂·柳、山·外、浊·酒、别·梦、此·去、莫·徘、难·得、别·离”;二是要有感情的轻声唱;三是结束句应唱得渐慢渐弱,才能表达出的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5、老师弹琴,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四)、知识延伸

正是由于这首歌的清新、淡雅、忧美,带有凄凉与忧伤的离别情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事》,就是用这首《送别》作为电影主题曲的,它给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影片以“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f79411a300a6c30c229f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