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逻辑

2022-05-04 19:2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富的逻辑》,欢迎阅读!
逻辑,财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财富的逻辑

作者:茅于轼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5年第04

社会应该是由大多数喻于利小人所组成,也就是经济学中所假定的追求利益的经济人

什么是财富?正确的答案是:钱就是财富,前提是这个钱能购买一切商品。这样的定义在逻辑上是完整的,因为财富是一切能供给我们享受的商品。爱情、健康等也是我们需要享受的,但是它不能买卖,所以不是财富。在计划经济时代钱不能随意购买东西,要有票证,粮票、布票等,所以那时候钱不等于财富。

现在是市场经济,钱几乎可以买一切商品,所以钱就是财富。由此推论,赚钱就是创造财富。你做一件事,产出的钱比投入的钱多就是财富的创造,无论你做的这件事是种粮食、炼钢铁、理发,还是买卖股票,都一样。这也是从逻辑上得到的结论。在计划经济时代大炼钢铁等都是赔钱的,看似是生产劳动,实际是在消灭财富,因为投入的钱多于产出的钱,所以劳动固然能创造财富,但也能消灭财富。劳动既不是财富创造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劳动价值论不能成立。

从直观看,赚钱是从交换中实现的,所以说,交换创造财富。但这样的解释难以让人信服。说种粮食是创造财富倒容易让人信服。可是事实上恰恰相反。如果让医生去种粮,在上海外滩地价最贵的地方辟一块地种水稻,也肯定是消灭财富的。因为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可见财富的创造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基于平等自愿的交换必定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人寻找职业一定是找自己最能发挥才能的工作。

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平等自愿的交换平台,所以它是创造财富的一种制度安排。一切对平等自愿交换构成阻碍的事物都是有碍于财富创造的。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他们在建设一个完善的市场中差别极大。我国改革30多年来这方面进步极大,但是还有不少不符合平等自愿原则的规定和习惯。

金融业是用钱来赚钱,而且是运用别人的钱。个人理财严格讲不属于金融业,因为是运用自己的钱,和其他投资没有本质区别。金融业是否创造了财富?如果是,它又是如何创造的?答案还是前面所说的,是钱尽其用创造了财富。它不过是物尽其用的一个特例。金融业对社会的贡献不是为实体经济筹资,而是钱尽其用。这一点在我国有很大的误解,并造成政策的方向性错误。其根源是劳动价值论,以为只有生产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所以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不为虚拟经济服务,丢失了大量财富创造的机会。我们只会赚实体劳动的钱,不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赚钱,因此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通过金融业赚钱与我们似乎无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162f7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