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唐诗不如背儿歌

2022-10-25 17: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念唐诗不如背儿歌》,欢迎阅读!
儿歌,唐诗,不如



念唐诗不如背儿歌

[ ]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热衷于让幼儿背诵唐诗,甚至片面地把能背诵多少首唐诗、能认识唐诗中多少个汉字当作早期教育的重点,认为孩



[关键词]智力开发,背唐诗,诵读儿歌

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热衷于让幼儿背诵唐诗,甚至片面地把能背诵多少首唐诗、能认识唐诗中多少个汉字当作早期教育的重点,认为孩子背的唐诗越多,说明孩子越聪明、记忆力越好,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越有帮助。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有欠妥当,与其让幼儿强硬地学习背诵唐诗,不如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读唱儿歌。



众所周知,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语言精练,寓意深刻,这里且不说唐诗的格律、流派,也不说唐诗的修辞和炼句,只说说唐诗的内容,其包罗万象的意象、深奥艰涩的寓意,有时连我们成人都无法透彻地体会和理解,更何况是对于那些涉世尚浅、思维单纯的幼儿呢?



比如说李白的那首著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静夜思》,虽然在我们成年人的眼中看来它的寓意明白得如同口语、白话,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在理解上还是客观存在一定困难的,恐怕还得需要爸爸妈妈多做些解释。



幼儿背唐诗,大多都不理解,不是死记硬背、糊里糊涂、不求其意,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和理解唐诗,这种曲解唐诗的结果常常是让大人哭笑不得,但孩子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大人的笑常常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很伤自尊心和兴趣感,因此也就慢慢地就没有了最初背诵的新鲜感和满足感,即使背诵了下来也没有从中学到知识和获得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可想而知。



而儿歌是专为幼儿创作的,它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琅琅上口,很容易理解,幼儿一听就明白,不需要家长做过多的解释。这样幼儿在接受它时,不用刻意地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



有的儿歌把正确的行为规范作为内容,让孩子在朗诵的同时受到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礼貌行为作风,接受正确的家庭教育。比如:



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了,我请妈妈快坐下……”

花盆里,开红花,星期天,我在家,不撒娇,不霸道,在家也当好娃娃……”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夸我好乖乖……”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182fe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