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2023-10-06 05: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欢迎阅读!
爬山虎,课时,教学设计,意图,设计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依据新课标设计意图)

课时目标

1.重点学习第3~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它是如何向上爬的。

2.学习作者细心、连续的观察、准确表达,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且能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孩子们这里接我们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 1.复习字词

PPT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多种形式认读。 重点强调多音字"曲"让学生组词。 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1)提问:本课主要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板书:叶、脚 3)指导书写"柄"

4)利用简笔画了解"柄"(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茎、叶柄和叶子,为下文用图来检查学生是否明白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做铺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笔勾划出写爬山虎脚位置、样子的句子。 2.指名读勾划的句子。

3.教师在原来的简笔画上添画出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充分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

1)指着茎问:"老师画在这里,可不可以?"

2)指着长叶柄的地方问:"老师画在这里,可不可以?" 3)指着茎上长叶柄的反面问:"老师画在这里可不可以?"

4)问:"老师应该用什么颜色的粉笔画呢?"(嫩红色,就用粉色粉笔来画) 5)问:"老师画的粗粗的,问不可以?" 6)问:"老师应该画几根呢?" 7)问:"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设计意图:在"思辨型阅读与表达"中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够依据事实和细节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故在带学生读悟体会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的时候,采用读文后再找老师简笔画的问题的方法,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细节感悟的敏锐程度,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准确的语言表达) 4.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和样子。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的三、四、五句。(读出刚长出的爬山虎的脚的柔弱、纤细、可爱)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笔圈出写爬山虎的脚的动作的词语。 2. PPT出示圈出来的动词 触、变、巴、拉、爬

3.看着动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爬山虎的脚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教师适当的提醒、引导,让孩子尽量用书面语言) (设计意图:在发展型任务群中,要求中段学生会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故,在让学生体会爬山虎如何爬的教学中,让学生依据重点词,尝试用文学语言来表达爬山虎爬的过程,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4.理解"一脚一脚"引导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作者为什么不说一步一步?

5.理解"触"和"巴"引导体会作者连续观察。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2PPT出图,蜗牛的触角和蛟龙的爪子,让学生直观体会。 "触"体现了爬山虎的脚刚长出来时候的柔弱和纤细。

"巴"不但表现出爬山虎顶端的小圆片贴墙很紧,而且这充满了力量感! 3)小结:(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作者用不同的动词表现出了爬山虎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又用"触"和"巴"展现出脚在不同的阶段挨着墙的样子。此时你想怎么赞美作者? 6.板书:用词准确

7.指导朗读,再次体会"触"和"巴"

对比朗读第三自然段的四五句和第四自然段。(读出刚生长出来的爬山虎的脚的纤细柔弱可爱和长大变成小圆片以后往上爬时的有力) 8.学习第五自然段。

1)没触着墙和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后来怎么样了呢? 2)齐读第五自然段。 六、学习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致且连续的观察)

1.作者用不同的动词准确的写出了爬山虎如何向上爬的过程。又写出了刚长出来的脚的样子,以及长大后脚的样子,从小看到大。还有文中的"以前""今年"等等词语,你觉得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板书:细致、连续的观察。 七、总结 八、拓展

PPT出示朱自清背影片段(让学生感受用词准确、观察细致)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朱自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429bad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