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2023-04-04 17:5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欢迎阅读!
思政,日语,教学改革,实践,高校

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日语课程的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学生的社会认识和思想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往单纯的语言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旨在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 思政教育在高校日语课程中的作用

思政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日语课程中,思政教育可以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提供日语国情、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日语文学作品,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培养他们的思想情感。

日语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日语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呈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本质,加深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让学生在日语语境与社会情境中相互激发,在学习中增强自身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远大志向、独立思考等素质的现代人才,这在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智慧水平、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育创新,要着眼于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更加注重实效化和社会教育,使思政教育更加立足实际、贴近学生,更好地实现高校日语课程教学目标。 (1) 遵循新时代的新要求

在新时代,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更加遵循新时代教育要求,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民族复兴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人类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高教改革的关键点。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公开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2) 强调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日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强调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的日本文化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把日语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于日本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在语境中深入领略日本文化的内涵,强化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的思想品质。 (3) 组织志愿者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高校日语课程中,志愿者活动是常见的课外活动之一,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通过“送文化,送语言”的形式加深对日本及周边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开展导师制


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开展导师制,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及自我发展方向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发展水平。同时,通过尊重个体差异,以个性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精心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5) 开展实践教学

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语言及文化的实际应用价值,把日语语言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3. 总结

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需要坚持新时代新要求、强调语言与文化的融合、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导师制、开展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日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高教深度融入社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858a7d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