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气节的议论文

2022-07-21 06:4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人要有气节的议论文》,欢迎阅读!
议论文,气节,做人

做人要有气节

对于一只蚌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珍珠。失去了珍珠,蚌活着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气节。失去气节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失去气节的人,往往被人们痛斥为“软骨头”“汉奸”“卖国贼”。气节是一个灵魂的外在表现,许多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就是为保持自己冰雪般的节操。古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有啮雪吞毡、牧羊北海的苏武;有文天祥列举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等人。他们表现出的“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都永垂青史,成为后世的楷模。更有无数平民百姓,深知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渴不饮盗泉水,饿不吃嗟来食。这与那些奴颜卑膝、卖国求荣的叛徒相比,真是判若云泥!

古人的气节深深感染了近、现代的人们。革命先烈面对高官厚禄毫不动摇、慨然赴死,因为他们懂得气节比生命更宝贵。普法战争期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退还了柏林大学寄来的学位证书,因为他知道科学虽无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因为他明白,浩然正气比什么都重要,生死又安足论!前几年珠海经济特区的韩国女老板命令中国员工向她下跪时,不是也有几位热血青年昂首而立吗?有人想不就是一个“屈膝”的动作吗?值得因为不下跪而丢了饭碗吗?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在这几位热血青年身上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男儿膝下有黄金”,轻易下跪,就会在瞬间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气节,失去了灵魂。这就好像蚌失去了最宝贵的珍珠一样。“取义成仁”体现了气节,“蓄须明志”和“决不下跪”也一样体现了气节。

人们常说“时穷节乃现”“时穷”时一个人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往往是他平日思想锤炼的体现。其实,“时穷”乃是一种条件,它强调的是平日的思想基础,这是十分重要的。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平时能够刚直处事者,往往都能“清操厉冰雪”气节是最宝贵的,我们不仅要保持它,还要培养它,小事做起,艰苦中磨炼。保养好蚌壳中那颗宝贵的珍珠!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泽县令。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差役告诉陶渊明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迎接。陶渊明怒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说完便辞官归隐,总共上任不到八十天。

陶渊明不愿因名利而向别人低声下气、阿谀奉迎,这种淡泊名利却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缺少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8cd01b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