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曲中的唱念做打

2024-04-01 19: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欢迎阅读!
戏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戏曲中的唱念做打

作者:吴多克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2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

在戏曲中是代表说的延伸,就好比现实中的人:心平气和时与极度生气时;高兴的时候与悲伤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声音重量都是不一样的,生气时说话很急促,很大声;而悲伤时却很底沉,断断续续——戏曲中唱腔的快····托腔等都是为了表现剧中人物心情的。 是指戲曲中的说话,用戏曲的术语讲就是念白,戏曲的念白分京白、韵白、方言白三种。使用京白的人物一般是花旦和丑行;韵白大多是老生、小生、老旦、青衣、花脸这些行当使用;京剧中有一部分角色,为突出其性格特征或强调其地方色彩而使用方言白,方言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方言,方言白在京剧中的运用很少,只运用在个别人物身上起点缀作用。 指戏曲的表演,可概括为手、眼、身、法、步。戏曲中的是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刻画剧中人物的,例如李逵与宋江,张飞与赵云,孔明与曹操等,这些人物的性格都大不相同,这些都要通过(当然还要配合唱、念)充分的表现出来。 是指戏曲中的格斗与战争场面。

戏曲中的除技术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特定气质的。双曲中有的大将上场以前,常有一个马童连续小翻上场,然后才是大将上场;又如,常有大将常常将前来报信的小兵踢翻在地,这都是为了表现大将威武的气势和不同常人的性格。

唱是戏曲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学习唱功的第一步是喊嗓、吊嗓,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和音色,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圆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但唱更重要的则是善于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通过声乐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剧中人的心情。

学习唱功的第一步是喊嗓、吊嗓,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和音色,还要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团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当演员掌握了这一切时,更重要的则是善于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与精神状态。几百年来,戏曲美学中一直有传声与传情的分歧,有的演员侧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讲究唱出韵味;有的演员则着重中气充沛、字正腔圆,主张首先要唱出感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戏曲的唱,从来不是穿插在戏里的独立的声乐表演,而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优秀剧目,安排唱段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性格、思想、情绪发展的需要。通过优美的音乐形象来丰富和加强文学形象,诉诸观众的听觉感官,正像做和打通过优美的舞蹈形象诉诸观众的视觉感官一样。因而戏曲的唱,演员的技巧和修养都是决定艺术创造得失、高下的重要因素。对同一剧目的同一角色,由于演员的体验、理解不同,也由于唱腔唱法不同,逐渐形成了演唱上各种意趣不同的艺术风格。

不同的剧种,对唱的运用也有所不同。有的唱得多,动辄三五十句,甚至超过百句。有的唱得较少,在剧中人动情的时刻才设置大段的唱腔。唱得多的剧种,往往以唱代念,或介乎唱与念之间,润腔较少。唱得少的剧种,大都在声乐艺术上刻意求工,对行腔度曲,进行高度的提炼。

从戏曲发展的过程来看,唱腔的伴奏是由简到繁的。由于唱词都是诗词体,句法紧凑精练,文学性较强,因此更便于集中地抒发情感。此外,在叙事、写景、争辩、斥责等场合,一般也常发挥唱的功能,以增强艺术效果,并给人以美感享受。为了便于传达感情、唤起共鸣,曲词的文学性不尚典雅,而在于雅俗共赏、简洁明快、涉笔成趣。在戏曲里,唱作为主要艺术手段之一,它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和念、做、打等艺术手段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塑造人物服务。

念白。念白与唱互相补充、配合,也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演员从小练基本功,念白也是必修课之一。戏曲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韵白和散白,都是经过艺术炼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铿锵悦耳,与唱相互协调。

做功。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主要标志之一。演员在创作角色时,手、眼、身、步各有多种程式,髯口、翎子、甩发、水袖也各有多种技法,灵活运用这些程式化的舞蹈语汇,以突出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上的特点,并使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更成功。做并不是纯技术性表演,而是各具特点的内涵与表象,一举手,一投足,既有内心的体验,又能通过外形加以表现,内外交融,得心应手,全为塑造形象服务。

戏曲演员从小练就腰、腿、手、臂、头、颈的各种基本功之后,还须悉心揣摩戏情戏理、人物特征,才能把戏演活。演员在创造角色时,手、眼、身、步各有多种程式,髯口、翎子、甩发、水袖各有多种技法,灵活运用这些程式化的舞蹈语汇,以突出人物性格上、年龄上、身分上的特点,并使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增光辉。如在各种步法中,狼狈挣扎时走跪步,少女在欢乐时甩着辫梢走碎步,就不仅是纯技术性的表演,而能起到渲染气氛和描绘情态的作用。同样是翎子功,用在不同人物身上,有的表现英武,有的表现轻佻,有的表现急躁,有的表现愤怒。在髯口功中,弹须、理髯、甩髯口……各具特定的内涵与表象。卓越的演员表演时既有内心的体验,又能通过外形加以表现,内外交融,得心应手,而不流于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打。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一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凡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习称刀枪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技艺,称毯子功。演员从小练武功,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拿顶,一练就是一炷香的时间;小翻、旋子,一走就是几十个;耍刀花、耍枪花,不到精疲力竭不止。只有苦练,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技术功底还只是创作素材,演员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并分清敌对双方的正反、胜败和高下。

戏曲的做和打,也从来不是穿插在戏里的独立的舞蹈表演。毯子功的一些项目,单独地看,近乎杂技;把毯子功的一些套数,单独地看,类似武术。但连贯起来,组合在戏里,却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舞蹈语言,能够出人、出情、出戏。一节开打结束时,双方亮相,不仅胜败判然,而且分出了正反。战胜者耍下场,显示了神采飞扬的风貌。武二花连摔锞子,狼狈相毕露。窜毛表示下水,跺泥体现沉稳。马童的小翻,衬托了主帅的气势。某些戏里的倒扎虎、云里翻,则突显精神失常者的疯癫迷乱,等等。当这些技术功底与情节相结合时,就有助于刻画人物,阐释剧情,并使观众在直观中得到艺术享受。

总而言之,戏曲舞台上,演员对人物的塑造离不开一系列的表演手段,这些手段通常概括为唱、念、做、打四个方面,习惯上把它们叫做四功。演员扮演一个角色,这四个方面必须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不同的剧目、不同的行当,唱、念、做、打各有所侧重,总概为以小生、闺门旦重唱,官袍丑、踢鞋丑重做,武生、武旦、武净重打,花旦、项衫丑唱做并重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b423f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